《逍遥游》优秀教案.doc

《逍遥游》优秀教案.doc

ID:49351045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逍遥游》优秀教案.doc_第1页
《逍遥游》优秀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逍遥游》优秀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逍遥游(节选)》教案胪溪中学黄娜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语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批判其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不合理因素。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说理方式。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关系的整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什么是“逍遥”?“逍遥”是个联绵词,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逍遥就是徜徉

2、、漫步、翱翔,那种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就是逍遥。二、解题“逍遥游”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活动,体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认为人不应受到任何束缚,应自由自在地活动。这是为人处世中一种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三、庄子简介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

3、精神自由的“逍遥”之境。四、关于《庄子》《庄子》共33篇,内篇7篇是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庄子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壮阔。《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五、整体感知第一段:描述鲲鹏的形象。(运用夸张,极写鲲、鹏之大,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鹏鸟名字的由来段析鹏鸟的体形鹏鸟振翅

4、奋飞的样子第二段: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第三段: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和辽阔的天空,再次表明万物“皆有所待”。第四段:反驳蜩与学鸠,说明备粮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同,但蜩与学鸠、鹏都是“有所待”的。第五段: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举例来写“小年不及大年”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大小的不同,但都没有矗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第六段:对前文进行补充,进一步点明“小大之辩”的道理。①“效”、“比”、“合”、“征”四种人被功名利禄束缚,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②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

5、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第七段段析“犹有未树”,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③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所以也不是真正的逍遥游。④真正的逍遥游就是要“无所待”。真正的逍遥游就是要无所待,就是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而这些只有“至人”、“神人”、“圣人”能够做到。这也是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六、主旨文章从描述鲲鹏的形象开始,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论证“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文章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集中表现了庄子追求自由的人生观。七、艺术特色1、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

6、想象奇特;写鹏的南徒,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2、借助寓言说理。(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庄子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3、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第三段写“蜩与学鸠”是拟人;第一段“其翼若垂天之云”:比喻、夸张。)八、板书设计有所待鲲、鹏世间形体的变化(描写)万物依赖巨风(六月息)有所野马、尘埃待大舟、草芥也有所待蜩与学鸠补充验证前文世间万物小知不及大知逍遥游皆有所待小年不及大年又有大小汤之问棘之辩斥鷃之语真正的逍遥效、比、合、征

7、四种人游是不受外宋荣子、列子——犹有未树,犹有所得物限制的至人无己无所待、追逍遥游神人无功求绝对的自圣人无名由(主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