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ID:2326850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_第1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_第2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_第3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_第4页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对幼儿的引导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本研究选取桂林市A幼儿园小班的一次语言活动教师的提问以及获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从教师、幼儿以及教学目标方面给出相应指导建议,以便更好的开展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活动。  教师提问有效性,是指教师以生动的方式(包括语音语调等)提出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幼儿愉悦主动地参与回答,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包括认知上、

2、情感上、动作技能三个方面都获得发展。  一、语言活动中提问有效性的分析  (一)基于教师层面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分析  提问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它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教师作为引导者,对于一次活动,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教师的作用功不可没,因此,要分析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问题。以下便是对小班语言活动《小剪刀真灵巧》中教师的表现进行分析。  (师:教师;幼:幼儿;群:班级大部分幼儿;单:班级某一个幼儿)  实录一:6  师:哦,小手变成了小剪刀,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小剪

3、刀剪出什么小动物了呢?(展示图片)嗨~~谁呀?谁来了呀?  幼(群):小花猫。  师:哦~~小花猫(重复幼儿)  师:小花猫是怎么叫的呀?  幼儿(群):喵喵喵!  师:诶,真能干,小花猫,“喵喵喵”。剪只小猫,“喵喵喵”。(肢体动作)  分析:出示形象生动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名称、启发幼儿回忆并模拟动物的叫声。始终面带笑容,语音清晰,语调语速均适宜,表现期待,赞赏。幼儿表现非常兴奋,100%幼儿都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跟随教师模拟小花猫叫声时气氛尤为热烈。  实录二:  (扩展)师:我们的小剪刀真的很能

4、干,剪出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再来想一想,小剪刀还可以剪出什么东西呀?(停顿)  幼儿一:不知道。  幼儿二:(冲上前)小乌龟。  师:(抚摸幼儿脸蛋)宝宝回位置,我听到宝宝说小乌龟,小乌龟是怎么样的呀?  幼(单):爬爬爬  师:噢,能干!(竖起大拇指)6  分析:教师在了解了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扩展。不提供任何教具或做任何提示,鼓励幼儿联想其他的小动物,耐心等待。50%幼儿回应积极。教师选取幼儿的答案与全体幼儿分享。幼儿在反应快的同伴回答中得到启示,附和同伴的答案并伴随自身的肢体动作,80%

5、幼儿显得很兴奋。  结合现场观摩的情况和观察记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小班的语言活动是成功的,教师的提问总的来说是有效的。教师的问题多是思考型,带有挑战性和刺激以及实事求是为主,且都是单个问题无重复提问。教师善于以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富于感染力的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提问后耐心等待,热情回应幼儿,提供鼓励性的及时反馈,始终表现出对每位幼儿的期待与赞赏。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自主思考,热情愉快地应答教师。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使得教师与幼儿彼此分享到更多的惊喜与快乐,幼儿在童谣般的语言中发展了

6、自身语言和思维想象能力,教师与幼儿间形成了轻松活泼、相互尊重、愉快和谐的双向师生关系。  (二)基于幼儿层面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一共提出了12个问题,其中有7个问题是事实型问题,即需要幼儿必须从记忆、经验中提取事实,从幼儿回答的类型来看有确实有7处属于认知记忆回答。学前期幼儿对于形象具体的实物比较容易记住,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局限于以直接经验认识事物。幼儿对于缺乏生动形象特征、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因此,老师为幼儿选择的教育内容要从幼儿身边的世界中寻

7、找,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如教师说:“6我们小剪刀咔嚓咔嚓又来剪了吆,它剪出什么了呀?(出示图片)什么呀?(向四周展示图片)谁来了呀?”幼儿(群):“小花猫。”师:“哦,小花猫。小花猫是怎么叫的呀?”幼儿(群):“喵喵喵!”小花猫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并且幼儿能模仿小动物的声音,所以幼儿能很快回答出老师的问题,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语言活动《小剪刀真灵巧》老师出示一些图片以及做一些动作比较直观形象,能激起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主动,且轻松愉快。

8、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给孩子更多的环境刺激,培养孩子的多元兴趣。    二、思考与建议  (一)基于教师层面的建议  1.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充分  幼儿园的备课不仅是备内容,备问题,更是备孩子。教师对问题的准备时要把内容和孩子的需求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哪些问题又能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