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ID:2468857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_第1页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_第2页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_第3页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资源。把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疑惑、灵感、错误和冲突等转为教学所用,这样就能使游离于“规划”之外的“节点”催发为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本文根据一次语言教研活动,谈谈当前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提问语言活动有效性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学中语言活动的重要目的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而提问则是引导幼儿,展开师幼互动的关键。在语言教学活动《小螃蟹找工作》中,三次教学活动实施

2、下来之后效果真的不一样,特别是活动中的两个问题:1.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2.小螃蟹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根据这个本领你可以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样的工作?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很开放性的问题,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可是问题的提出却出现了不同的效果。  二、情景回忆  第一次活动中提出问题:“小螃蟹长大了,它想找一份工作。你能为小螃蟹介绍一份什么工作呢?”4幼儿能根据小螃蟹大钳子的本领来帮助它介绍工作,听了故事之后,小螃蟹利用大钳子找工作这一特点失败了,然后提出:“我们想想小螃蟹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是什么?会吐泡泡的小螃蟹能做什么工作呢?”这个问题提出后,幼

3、儿想了想,一开始有孩子提出关于这一本领的相关职业,可是说着说着,又回归到大钳子这一本领,不管教师怎么引导很多幼儿还是围绕着大钳子这一本领进行讨论。  在第二次开展教学活动之前,乐乐班的教师对幼儿进行了活动前经验的丰富。在活动过程中,两个问题的提出顺序是一样的,与第一节教学活动不同的是,问第一个问题有的幼儿就能根据小螃蟹吐泡泡这一本领进行讨论,介绍相关的工作。互动效果明显比第一节教学活动好,在提出第二个问题之后,幼儿出现的反应与第一节教学活动出现的现象是一样的,我在这一环节中也是加以引导,可是还是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  在第三次教学活动中,提出第一个问题之后,幼儿能根据螃蟹的本领来帮它介绍

4、工作,当有幼儿讲到螃蟹吐泡泡的本领的时候,我就重点把他引导出来,延伸下去,这样的互动效果在前面两节活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回答也是出人意料的,他们都是围绕海里的工作来给小螃蟹介绍,在肯定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加以追问:陆地上有什么工作是适合它的?在我抛出一个追问之后,幼儿能继续围绕自己的想法展开想象,并以教师的提问继续展开想象,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三、问题所在  相同的问题通过三个班级不断地尝试出现以上不同的结果。影响这些问题达到预设的效果的问题所在是:1.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2.给幼儿思考时间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教师给予的回应。这两个因素对于这节活动的互动效果起着最关键的

5、作用。4  四、解决的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方式、方法。  1.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导思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从启发激励孩子的思维出发。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使问题具有导思性。  2.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想象力――提问应设计出能培养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如果将故事中的“怎么做”改为“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孩子的答案就不局限于故事的原文了。  3.教师的提问应具有灵活性――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注意采用各种方式灵活地进行提问。让幼儿更快地理解提问的意图,从而延续对话。  4.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双向性――常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提问也是如此。应引导孩子自己提出问题,这

6、样的互问互答,能使其语言流畅,思维深刻。  5.提问要抓住重点――根据提问重点突出的原则,提问应围绕教学目的和重点来设计,要有针对性。首先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所表达的中心内容,然后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提问。  (二)幼儿的思考时间与教师的回应。  1.提问后给予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每个人都有被人提问的经历,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信息后,需要思考组织成语言再表达出来。所以,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2.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积极的回应。4  第一,善于接纳幼儿的各种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幼儿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是否在教师的意料之内,其在师幼互动中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不应把这

7、些答案看做不好的“事故”,而应接纳幼儿的想法,通过幼儿的回答把握其思维路线,并抓住其中有意义的信息调整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  第二,以幼儿的回答为基础继续追问。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通过追问实现了三个功能,一是让幼儿澄清了答案;二是在幼儿已有回答基础上延伸出新信息;三是对活动内容重新组织和导向,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由此可见,在教学提问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水平,注意提问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