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

ID:23428805

大小: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患儿孤独症的效果。方法6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对照组进行机构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6.7%与对照组的7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及情绪行为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采取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自理能力,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关键词】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儿童孤独症;效果D0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212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因多种生物因素导致大脑发育出现障碍[1]。儿童孤独症尚无特异性治疗,多是通过教育训练促进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等。本文以30例儿童孤独症为研究对象,采取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恢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儿童孤独症在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孤独症相关标准相符[2];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6±0.5)岁。按

3、照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训练方法观察组患儿给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家长带领患儿积极参加医院孤独症训练中心举办的亲子训练,同时可在家庭中开展,其训练内容包括:孤独症基本知识、训练方法(ABA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综合训练等)、行为问题处理等。ABA训练可行一对一训练,手把手教学,家长重复多次活动,需要患儿能够学会并可记录。逐渐从一对一教学活动开始小组上课,逐渐增强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式训练可以小组训练模式,包括患儿的体能、语言、社交、性格等,将知识、动作、语言相互

4、联系,将复杂动作分为简单步骤,以儿歌语言贯穿整个动作。感觉综合训练中,先行综合检测患儿感觉,明确其中问题,根据其结果制定感觉综合训练计划,选择合适训练器械及训练量等,使患儿在玩乐中根据各种感觉综合训练刺激患儿本体、视觉、听觉、触觉等。为家长制定家庭培训计划及康复训练教具,每天训练时间需在5h以上,1周不得少于6d。每3个月到训练中心评估,并为下阶段的训练计划进行制定。为期12个月。对照组给予机构康复训练模式。患儿于训练中心接受12个月的常规康复训练,包括个别式训练、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等,4h/d,5d/周,训练内容与观察组相同。1.3观察指标[3]根据《孤独症患

5、儿发展评估表》,包括感知觉(55项)、粗大动作(72项)、精细动作(66项)、语言与沟通(79项)、认知(55项)、社会交往(47项)、生活自理(67项)及情绪行为(52项)8个方面,每项1分,分数越高,改善程度越好。1.4疗效判定标准[4]根据患儿发展评估评分,显效: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16分以上;有效: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8〜15分;进步: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1〜7分;无效:治疗前后评分无变化。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6、)。2.2治疗前后指标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治疗前感知觉(24.3±5.6)分、治疗后(37.4±6.4)分,粗大动作(45.3±6.8)分、治疗后(64.7±4.8)分,精细动作(36.3±5.2)分、治疗后(46.9±8.2)分,语言与沟通(48.1±6.2)分、治疗后(68.9±5.2)分,认知(28.1±6.8)分、治疗后(42.6.1±4.3)分,社会交往(20.3±4.8)分、治疗后(35.9±5.7)分,生活自理(28.9±6.7)分、治疗后(47.9±7.3)分,情绪行为(23.8±4.7)分,治疗后(42.6±5.1)分;对照组治疗前感知觉(25.

7、0±5.1)分、治疗后(37.6±5.1)分,粗大动作(44.6±7.1)分、治疗后(65.1±5.2)分,精细动作(36.0±6.1)分、治疗后(45.3±7.0)分,语言与沟通(47.3±5.8)分、治疗后(69.0±4.8)分,认知(27.9±6.0)分、治疗后(42.0±4.4)分,社会交往(21.6±4.0)分、治疗后(34.8±4.7)分,生活自理(27.6±7.2)分、治疗后(45.1±6.5)分,情绪行为(24.8±7.5)分,治疗后(41.9±5.6)分。两组患儿治疗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及情绪行为评

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