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ID:23520487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8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地、有意识地将逻辑规律引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现象,从具体的“生活原型”抽象到数学的一般概念  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建立数学公式、确定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要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必须先解决小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能力。但是,数学

2、概念非常抽象,只有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概念。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所以,在认识数学概念存在较多问题,如小学生能背诵数学定义,但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数学的原型”,从形象的数学原型中抽象出一般的数学概念,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以“平改坡”后的房顶,自行车的三角架为数学原型,抽象出三条边、三个角的具有数学意义的三角形概念。又如,在减法教学中,让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申奥

3、的信息,从“北京56票,巴黎18票,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的原型中抽象出数学算式56-18=38。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4的过渡,这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  (二)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逻辑思维过程教学  根据新课标中不同的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过程教学:  (1)如果学生已掌握一般的概念、性质和公式,而需探索特殊性的问题,那么应采用演绎推理的规则,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的结论。  如: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时,学生必须以清晰、稳固的乘法分配律知识为

4、基础,才能得出:  99×99+99=99×(99+1)=9900  推理过程为:  ①因为根据乘法结合律a×c+b×c=(a+b)×c  ②而99×99+99具有a×c+b×c的一种表现  ③所以99×99+99=99×(99+1)  那么,符合形式逻辑的演绎法则就初步被学生所掌握。教学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内涵的逻辑结构,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就会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的手段,使教与学和谐。  (2)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概念的形成,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性质得出,一般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此时,在教学中就应采用归纳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

5、。4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学习前,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了分数的某些具体经验,加上教材提供的和教师列举的生活实例和图形。如: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一根钢管平均截成三段,每段是它的1/3,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4……所有这些操作和演示都让学生认识到几分之一这个概念。随后,再认识几分之几。这种不完全的归纳推理,是在考察了问题的若干个具体特例后,从中找出的规律。当然,由不完全归纳法推理得到的结论还需要论证,才能判定它的正确性。  运用归纳推理传授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选取典型的特例,并能够通过典

6、型特例的推理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又要用这个“一般结论”去解决具体特例。在教与学的进程中,归纳和演绎不是孤立地出现的,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  (3)如果学生掌握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是并列或交叉关系时,宜采用类比法进行推理教学。  如在方程教学过程中可由2+5=7的常量计算旧知中得出2X+5X=7X的变量计算新知,但是如果学生们对事物间相同关系判断不正确,有时因为错误的类比,会造成结论的错误。学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后,如“二年级获得的小红旗比一年级的多2面”,也可以说成“一年级获得的小红旗比二年级少2面”,就把:“甲数比乙数多20%

7、”说成“乙数比甲数少20%”。教师应当及时指出这些类比错误,同时让学生懂得,由类比得出的结论必须加以验证,同时,经常做一些类比上的选择或判断性的练习,帮助他们不要做错误的类比。  新旧知识的三种联系与三类推理相呼应,不是一种巧合,是知识结构本身科学的逻辑结构使然。正确地运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可以将学生的认识结构分化的程度提高,教师会不断注意新知识的稳定性、清晰性,新知识的固定点、生长点。数学教学才更富科学意义。4  (三)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参与社会活动  我们的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与数学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表现在数学理论和思维方法上

8、。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教师也应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这正如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人们容易忘记其所涉及的数以及他所面对的文字题中的算术问题的来源。但是,为了真正理解这种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的简单性,在计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能够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