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

ID:2366610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_第1页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_第2页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_第3页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_第4页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元化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36肢【摘要】目的观察多种方案联合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原则将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分为多元治疗组32例(36肢)和西药组31例(35肢),在相同的降糖基础治疗之上,多元治疗组采用中药辨证内服外治+抗生素+抗凝+654-2+局部处理治疗,西药组采用抗生素+局部处理,10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治疗后,疮面愈合情况多元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或P<0.05),足背动脉搏动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照血糖稳定,血流变指标改善显著(P<0.01或P<0.05),治疗后多元组全血比黏度低于单纯西药组(P<0

2、.01),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多元治疗组为60.00%、25.71%、8.57%、5.71%,西药组为33.33%、36.36%、21.21%、9.09%,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多元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关键词】糖尿病;肢端坏疽;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经病变致使肢端缺血感觉障碍,且合并感染和干性坏死病变的总称,因常发生于下肢,又名糖尿病足(diabeticfoot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多元治疗组:中药辨证内服外治+抗生素+溶栓剂

3、+654-2+局部清创。(1)中药辨证内服外治,分型治疗。①热毒蕴积型(初诊18例,症见患肢皮肤黯红,溃破腐败,疮面秽浊,腐肉不鲜,灼痛难忍,肤温升高,动脉搏动消失或减弱,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金银花15g、连翘15g、黄柏15g、黄芩12g、薏苡仁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全蝎6g、玄参20g、红花6g、赤芍15g等;外用双黄汤(黄连10g、黄柏10g)熏洗患肢,每晚煎汤洗1h。②气血阴阳俱虚型(初诊8例,症见肌肤甲错、肌肉萎缩、创口久不愈合、色暗红、消瘦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

4、阴阳双补、敛疮生肌。内服阳和汤加减,熟地黄30g、黄芪30g、鹿角胶3~6g(烊化兑服)、丹参15g、玄参20g、麦冬15g、生甘草6g等;外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湿敷,药用黄芪30g、太子参15g、当归15g、川芎12g、地龙12g、山药15g、甘草6g。③寒凝血脉型(初诊6例,患肢发凉,温度下降,麻木疼痛,间歇跛行,肤色紫黯,中小动脉搏动减弱,舌黯紫或瘀斑,脉沉细涩),治宜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药用肉桂6g、桂枝10g、黄芪30g、当归15g、地龙12g、鸡血藤30g、桃仁10g、红花6g;外用炮姜12g、苏木10g、肉桂6g、细辛10g熏洗。糖尿病足证型常

5、处于动态变化,应根据证型调整用药方案。(2)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氨苄、克林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奎诺酮类等)。(3)溶栓治疗。蝮蛇抗酸酶0.5U+0.9%NaCl500mL静脉滴注,1次/d。(4)654-2片0.5mg/(kg·d),分2至3次口服。(5)清疮。已形成脓腔者,切开扩创,骨髓炎者清除腐骨,“蚕食法”逐渐清除腐肉,新鲜疮面用浸有胰岛素和庆大霉素沙条湿敷。10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西药组:抗生素+溶栓剂+局部清创,用法、用量、疗程同多元治疗组。1.3观测内容和方法(1)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疮面大小,创面肉芽情况,足

6、背动脉搏动强弱。(2)测定血糖和血流变指标。1.4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或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2结果多元治疗组初期纳入观察32例(36肢),治疗中1例死于脑出血,最终纳入疗效分析的只有31例(35肢),西药组初期纳入的31例(35肢),死于心肌梗死1例,1例双下肢多发溃疡,病情恶化,行截肢治疗,最终纳入疗效分析的只有29例(33肢)。2.1患肢疮面、肉芽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同组内自身前后对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治疗2周后多元治疗组疮面改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1或P<0.05),两

7、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患肢疮面、肉芽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2.2治疗前后血糖和血流变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血流变均改善,以多元治疗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或P<0.05)。见表2。2.3疗效标准和结果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疗效标准。治愈:创面愈合,持续行走1.5km以上,多普勒显示足背动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