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

ID:23934525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飞歌”永远留在孩子心中——《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与反思陈岱媛一、教学目标1.欣赏小提琴曲《苗岭的早晨》,感受作品表现的意境、A-BA的结构形式和不同段落的音乐特点。2.积极参与听、唱、动、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跟音乐模唱苗族飞歌的曲调。3.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和体验苗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学唱苗族“飞歌”。1.师:小朋友们,老师放假到南方旅游,那里的景色可美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大山,到处都飘扬着这样的歌曲。(教师范唱飞歌曲调)2.情境模唱,学生初步感受“飞歌”音调。3.(出示旋律图形谱)老师把这首乐曲中最主要的几个音符写出来,请学生跟着老师唱,并用手势

2、帮助唱准音符的高低。4.初步感受飞歌中的特色音b3,跟着音乐模唱。5.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要求特别关注色彩音b3,并跟着音乐哼唱。6.了解这段旋律就是苗族特有的“飞歌”。7.结合短片,简介苗族。(l)头上和脖子上都有漂亮的银饰。(2)居住在西南的大山里。(3)飞歌是苗族人最爱唱的山歌。设计意图: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用“回声”来模唱“飞歌”的旋律。通过画图形谱和对比演唱,初步了解“飞歌”中的骨干音和色彩音,并能跟着音乐模唱。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飞歌”,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进一步熟悉“飞歌”的音调。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细化欣赏“飞歌”

3、主题。1.师:今天,老师推荐给大家欣赏的是《苗岭的早晨》,它是根据苗族飞歌的音调创作的。飞歌的旋律就藏在当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到飞歌的旋律就跟着哼唱。2.引导学生关注小提琴的音色,引出乐器,了解乐曲的演奏形式是小提琴独奏。3.简单了解小提琴:(1)认识小提琴的外形。(2)了解小提琴有四根弦,最里面的l弦最细,最外面的4弦最粗。(3)跟着老师或同学学习拉奏小提琴,再次体验小提琴优美的音色。4.分组演奏小提琴与钢琴,体验两种乐器的相互配合的效果。设计意图:模仿小提琴演奏,初步了解小提琴的外形和音色,了解弓与弦的粗细,为后面的欣赏做铺垫。通过模仿小提琴与钢琴的互相对答,感

4、受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熟悉“飞歌”主题。欣赏全曲。1.师:下面我们完整感受乐曲《苗岭的早晨》,听听飞歌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几次。引导学生参与“飞歌”的欣赏。2.老师出示色块、图形和线条,引导学生用色块、线条和图形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通过学生在黑板上贴图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音乐的结构为三段体。设计意图:在学生对“飞歌”已经相当熟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全曲,借助“飞歌”出现的次数和位置,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音乐结构,并尝试用图形、色块与线条表现乐曲的ABA三段体结构。欣赏乐曲第二乐段。1.欣赏第二乐段的第一主题B1,并与第一乐段进行对比。2.引

5、导学生跟着音乐拍手,并用图形谱加以引导。3.边拍手边加上“535”唱一唱,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该段乐曲中的“飞歌”主题。4.请男同学在双数小节加上“嘿嘿”的呐喊声,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5.完整欣赏乐曲第二部分,了解第一主题Bl在第二乐段中出现的次数,感受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6.(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第二乐段第二主题B2的图形谱)引导学生跟着图形谱欣赏音乐。(1)聆听主题B2开始的比较低的三个音符,了解是用小提琴的粗弦演奏。(2)-边模仿演奏一边唱出句首的三个音符555和111,了解这段旋律仍然是由飞歌的曲调变化而来的。(3)加入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参与演奏。7.完整欣赏《

6、苗岭的早晨》,参与音乐演奏。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第二乐段的欣赏加入了演唱、律动、图形谱和打击乐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延伸。1.拓展欣赏含有“飞歌”的音乐片段:女声独唱——《苗岭飞歌》(阿幼朵)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女声独唱——《苗岭的早晨》(吴碧霞)2.师:老师这里有几段音乐,你们听听当中有没有“飞歌”的曲调藏在里面,听到后举手告诉老师。3.结语:今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独奏《苗岭的早晨》,还听了好几首含有飞歌曲调的音乐作品。同学们对飞歌的旋律一定已经非常熟悉了。课后,希望同学们到网上下载这些音

7、乐作品来听一听,体验飞歌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2.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师让学生听了三首含有“飞歌”主题的音乐作品,一是作为检测,二是再一次让学生了解飞歌独特的主题,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三、教学反思《苗岭的早晨》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首乐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刚先生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独奏曲改编而成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其素材取自贵州黔东南苗族“飞歌”的音调。苗族的飞歌明朗高亢,多连续的上下跳进,节奏自由舒展,往往是几个密集的音符后突然放开,任意延长,展现出站在苗岭上纵情高歌的律动特征,b3的运用给旋律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曲家保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