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ID:24114047

大小:7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1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2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鋼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研宄宋春海(辽宁省葫芦岛市屮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125001)【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4例,分为缬沙坦组(A组)58例,氨氯地平组(B组)47例,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组(C组)59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左房内径(LAD)、房颤发作情况及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下降(P<0.05),C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其余2组(P<0.01);A组及B组BNP水平降低(P

2、<0.05),C组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o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强化降压效果,有益于维持窦性心律,抑制心房重构,降低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083-02高血压发病率逐年递增,高血压患者已是我国房颤发生的主要人群。房颤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血栓栓塞,故在临床日益得到重视。近年来血浆BNP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治评价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研宄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对血浆BNP的影响,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提供临

3、床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宂对象和分组:选取2013年2月至10月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考164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77例,年龄45-82岁(59.26±11.24),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所有患者分为3组,进行双盲试验,2周药物洗脱期,分别服用缬沙坦80mg/d或氨氯地平5mg/d或缬沙坦80mg+氨氯地平5mg/d,共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空腹留取血液标本,禁用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表1)表13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1.2BNP的测定:各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抽取静

4、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70°C保存待测。测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西门子ADVIA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测定,试剂盒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1.3心脏超声检测:使用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MHZ,二维超声双平面辛普森法测量LAD。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

5、USmn;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及干预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三组治疗前血压无差

6、异,治疗后三组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达到0标水平iLC组降压幅度更大(P<0.01),见表2。治疗6个月后A组阵发性房颤再发5例,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例;B组阵发性房颤再发9例,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4例;C组阵发性房颤再发2例,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例。A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比率高于B组(P<0.05),而C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比率高于A组及B组(P<0.01),见表3。三组治疗前LAD无差异,治疗后LAD减小,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血浆

7、BNP水平下降,C组血浆BN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见表2。表2三组治疗前后血压、LAD及BNP比较注:*P<0.05,**P<0.01。3讨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导致全身多处靶器官受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房颤作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栓栓塞,从而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致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BNP是由心肌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天然拮抗剂,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血压、血流及盐平衡,但也有研究发现BNP存在于心脏传导系统,并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

8、1],高水平BNP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2]。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高血压导致心室压力过重是诱发BNP释放的重要因素。冇研究表明房颤吋血浆BNP水平明显增加[3],此吋血浆BNP主要来源为心房,在心房牵张及容量负荷过重吋BNP释放增加。本研究治疗前血浆BNP水平较高,治疗后随着窦性心律的维持和血压的控制,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与单用缬沙坦及氨氯地平相比,两药合用后血浆BNP水平更低,说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合用后可强化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减轻室壁压力,拮抗RAAS,减轻心房的牵张和容量负荷。房颤发生后,心脏压力及容量负荷改变,从而激活RAAS,

9、通过血管紧张素II使心房发生纤维化,进而促进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4]。本研究治疗前三组LAD较大,治疗后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