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ID:24370644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_第1页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_第2页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_第3页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的影响2012530107曾永莉运动康复与健康摘要:本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疾病。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主要防治有三种主要方法,即营养疗法、药物疗法和运动疗法,而运动疗法的效果常被忽视。据最新研究发现,运动对骨密度的影响(40%)远远超过与骨代谢相关的激素、钙及维生素D对骨密度的影响(3%~10%)[1]。长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能维护

2、和提高骨矿密度,增强肌肉力量,提高人体运动平衡能力,减少摔跤的危险性,从而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发生率,适宜的运动锻炼还能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症状,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综述运动锻炼对骨的代谢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影响的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关键词:运动锻炼骨质疏松骨密度骨代谢1前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致的骨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有骨质疏松患者6000~8000万,

3、美国每年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120万,日本65岁以上老人中有1/3患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骨质疏松由于其高发病率给各国增加了巨大负担。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等措施。在这些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具有安全经济,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运动锻炼成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治疗方法。2体育锻炼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2.1体育锻炼能改善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代谢目前的研究资料均认为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时,肢体不断地移动,肌肉急剧的收缩,强有力地牵拉所附着的骨骼

4、增加了骨的机械负荷,从而改善了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阻止骨的流失,有效刺激了骨细胞的生成。同时,机械负荷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人体内的钙及其它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吸收的钙及其它矿物质不断在骨架中储蓄以增加骨密度的峰值,补充巩固骨微细结构。一方面减少了骨质的丢失,另一方面使骨质含量增加,因而引起了骨的良性影响,防治和延缓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2.2体育锻炼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性激素与骨代谢关系非常密切,雌性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骨量丢失加快。运动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浓度增加,从

5、而增加骨钙含量[2]Vogel报道,骑自行车功率50%45min,,血浆睾酮和游离睾酮增加。睾酮与雌二醇能促进骨的蛋白合成,骨基质总量增加,使骨盐沉积保留、骨质增厚、骨骺融合,从而促进骨的生长发育[3]。一旦雌激素降低破坏了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偶联关系,使骨代谢呈负平衡;同时抑制了GHI的分泌,使肠钙的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因此,体育锻炼使体内性激素分泌发生正性改变,对骨骼保持正常的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3体育锻炼可促进钙吸收和利用长期适宜的系统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促进钙、

6、磷、锰等元素的吸收利用,利用血钙向骨内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促进受体的应答反应,提高饮食营养物质的吸收率,尤其是钙的吸收率等。这些都引起骨性结构良性改变,如骨的物理强度和坚固性增加、骨密质增厚、骨质退行性变化推迟和减轻等[4]。另外,大多数体育锻炼是在户外进行,运动过程能得到适宜太阳光照射,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以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3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在大量报道运动对骨形成的正向作用的同时,出现了高强度运动降低骨密度的报道。Smidt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高强度的躯干

7、运动(仰卧起坐、弯腰、双腿曲伸)对绝经后妇女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运动组第一腰椎至第四腰椎以及股骨颈、转子部位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lemenda的研究显示,10~25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股骨颈、胫骨骨密度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动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明。Bourrin用5周龄雄性大鼠进行了大强度跑台运(80%VO2max)11周组织计量学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测骨骼发生了骨丢失。该强度运动对椎体无影响,使胫骨纵向生长减少,胫骨近端骨密度降低,骨骺端骨小梁变薄,胫骨总吸收面积增加,类骨质厚度减少

8、而破骨细胞数目和类骨样面积无改变,提示骨丢失主要原因是成骨细胞活性低。提示高强度运动不利于生长期动物的骨形成。Nordsletten报道3月龄去卵巢大鼠进行高强度的跑台训练9周后力学性能降低、生长迟缓、对股骨的骨质疏松的发展无抑制作用,提示高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的生长性变化起着负作用。Sogarrd的研究也显示长期大强度运动对骨骼成骨作用有负作用。其研究显示2月龄大鼠长期(4月~10月)大强度耐力性运动达4月后,运动对股骨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