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ID:2454919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摘要:自新课改全面开展以来,教育教学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有一种现象越发明显――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体。在改革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出现,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到当中。故而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就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本文基于小学数学的课堂实践,简要论述了“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对“有效引导”策略进行了尝试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

2、角色开始由领导者变成了引导者,主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掌握好“有效引导”策略的方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新课改下的教学任务,达到培养自主型学生的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兴趣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学习兴趣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以小学数学中“计算长方体”4一课为例,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给学生讲解公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完成学习目标。这样不但学习效率低,学生

3、的学习兴趣还受到极大的打击。然而,当教师拿着装糖果的长方体包装盒进入教室,与学生交流:“糖果是大家都喜爱的,那么大家觉得这么大的盒子能装多少糖果呢?”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自发主动地从周边的事物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清问题结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学会积极思考,才是新课改下教学任务的重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是学好数学最好的办法。以“近似圆”一课为例,在指导学生计算圆面积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先思考如何估算圆

4、的面积,教师可以安排任务,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一个近似圆,并且只能剪一刀。最后,由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验到近似圆实际上是由若干个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构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指导者,让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原因,最终认清问题的实质。只有这样,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当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数学。  三、正视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由于小学学生年龄的特殊性,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率也更高。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身心健康影响也较大。因此,不仅仅是在小学数

5、学教学过程中,在整个小学乃至初高中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错误,并做出积极有效的引导是极其有必要的。以“认识三角形”4一课为例。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这时提出问题:一个两条边分别为5厘米和11厘米的三角形,其周长为多少?  学生1:21厘米或27厘米。当两个腰长都为5时,周长为21厘米;当腰长为11时,周长为27厘米。  教师在清楚该生犯错的情况下,并未立即指出。同时,让其他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2:周长只能为27厘米。因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大于第三边,腰长只能为11厘米。  在这时,教师应

6、该提示学生1,不要忘记刚才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并鼓励学生1在下次自主实践当中能够表现更出色。  学生在犯错之后,教师就应该抓紧机会同学生建立交流,鼓励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积极性。  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枯燥的课堂是大多数学生厌倦学习的主要原因,如何顺利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出发,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教学小学数学的“加减乘除计算”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商店运营,由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学习运用加减乘除。或以学习“年月日”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

7、作日历,记录爸爸、妈妈、朋友的生日或者重大的节日,充分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一个数学式的思维模式。  五、引导思维“开小差”的学生回归课堂4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由于数学知识枯燥,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出现思维偏离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合理的引导会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正确方法,相反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准确适当的引导则是教师应掌握的技巧。如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被窗外的小鸟吸引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说:“同学们肯定有像小鸟一样飞翔在蓝天的愿望,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假设

8、小鸟飞一千米需要2分钟……”科学的引导方法就是如此,在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带回课堂的同时,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优秀灵动的评价技术、语言评价体系都对小学数学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