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ID:46362406

大小:7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3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1页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2页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3页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4页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验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关键词】情境体验对话体验实践体验拓展体验【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0053-02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体验,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切身经历,來自于对数学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积累。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就必须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以及反思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牛的数学思维,品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精彩。一、情境中体验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数学学习内容,促进数学与生活的交叉融合,让亲切、具体的场景重现在

2、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情境的创设必须要贴合学牛的心理、年龄,注重动态化和整体化,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一种活泼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展开。(―)动态化的体验起來。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挖掘情境中的动态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动起来”的有趣体验。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一一师:张亮放学回到家,发现自己一不小心把同桌王强的作业本给带回家了。张亮想,王强一定急坏了,该怎么办呢?同学们來帮张亮想想办法吧!生:张亮可以打电话给王强,让王强來拿

3、。生:我觉得是张亮拿错了作业木,应该给王强送过去。生:我的办法最节约时间,两人约好了同时从自家出发,往对方家走去,在途中相遇时把作业本述回去就好了。师:这个办法真不错!哪两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们两人交还作业本的情景呢?(两个学生演示相遇问题的场景)师:在这个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从“时间”“速度”和“路程”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新授环节)(二)整体化的体验来源于生活中的情境,往往具有信息量大且驳杂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保留信息,将情境变得更加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使得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情境体验。呈现了学

4、校操场跑道的图片,并出示课本中的例题。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后,让学生重新审视图片一一师:从图屮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我看到跑道的一边插了红旗,而且每两棵柏树之间插了3面旗。生2:我还看到跑道上画了白线,将跑道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有三条跑道)。生3:跑道中央的篮球场上有几个同学在打篮球,他们分成了2队,每队冇3人,旁边还有4位观众。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而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真了不起!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两步计算的问题呢?二、对话中体验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话的活动。教学过程屮的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对话,更有各种维度的对话存在

5、。通过课堂对话,促进学生发展善于倾听和交流的能力,使得数学课堂成为一个信息不断汇聚、碰撞的场所,让学生在不断的沟通中获得深刻的自我认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共同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交往体验。(―)体验来自差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对话过程中,我们会时刻感受到数学学习个体的差异化。教师应当尊重这种客观差异,提倡多元化的数学学习体验,巧妙地将差异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T一种不全面但很直观的见解—师:怎样的两条直线才能不相交呢?牛:(伸直两条胳膊)像这样,屮间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师:同学们明白他的意思吗?生:也就是说两条胳膊Z间的空隙必须一样。

6、生:距离相等。师:想象一下,如果这两条胳膊继续延长,会怎样?生:始终相隔这么远,永远不会相交。(二)体验源于独特独特的个人见解往往意味着学生勇于创新以及敢于表达的优秀品质,如果教师轻易地抹杀学生偶一闪现的与众不同,课堂将会越來越暗淡。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审慎地倾听每一个独特的声音。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均数》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掷骰子的游戏,每个学生掷5次骰子,算出所得点数的平均数来决定胜负一一生:我已经掷了4次了,可不可以不再掷了?师:为什么?牛:我前4次掷出的点数都比较大,如果现在计算平均数的话,我肯定赢了。师:你们同意吗?生:

7、……戏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边玩边算,也是很了不起的!三、实践中体验“做数学”强调了实践操作在促进数学学习屮的积极作用。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手、脑、眼并用,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形象具体可感知的实践材料支撑了对数学的抽象理解,使学生的体验在指尖的触碰中变得更加清晰。(-)有观察才有体验操作活动是手眼脑的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來激活操作活动中的思维运动,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思考。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均数》中的“移多补少”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并明确要求学生边动笔边观察一一1.画一画根据表屮数据,绘制出条形统计图。2.

8、移一移将表示不同数据的条进行“移多补少”的变化。3•比一比观察变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冇思考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