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ID:45918819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分析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人才,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小学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阶段,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以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教育事业。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冇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下,小学教育如何才能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度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教育;数学;质量;效率“有效引导”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屮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老师的科

2、学引导下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势必会遇到很多的难题难以口L1解决,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必须要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有效引导策略在帮助学生应対学习困难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的必要性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引导策略的必要性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小学生本身的特点要求必须要进行有效引导教学。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智力还处于成长阶段,思维方式还未完全形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某些知识还未涉及亦或是未掌握解题方法

3、,故而某些难题无法自行解决。如果学生长时间困在难题上,亦或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但是老师又不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这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来说是极其不利的。鉴于此,老师必须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其二,新时期教学工作改革的要求。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很多老师都是先一股脑儿将数学知识全部灌输到学生的头中,不论学生的数学基础如何,也不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只自顾自的讲授知识,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对于现今数学教学来说,不仅无法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反而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

4、课标要求必须要对这种方式进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出现,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有效引导策略正是老师发挥自身辅助作用的主要方式,通过冇效引导策略可以弱化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有效引导策略有效引导策略的实施切记不可盲目进行,必须要把握正确的时机才能起到最好的引导作用,才能突出引导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必须把握三种时机进行引导,即出现认知冲突时、出现思维歧途时、出现观点分歧时。下文就通过例子对上述三种引导时机进行阐述。1・在发生认知冲突时进行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知

5、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同化和异化新数学知识,构建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新知识与自己掌握的原有知识发生认知上的冲突时,学生就会遇到困难,但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就是老师进行引导的关键时刻,如果老师不及时引导,学生突破不了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比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节知识时,一般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在数字中加入字母的意义,更加无法理解字幕运算式。某位老师在解决这一难题时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老师先提出问题“小红比小强的年龄大3岁,问小强1岁时,小红是多少岁?”,很多学生都知道回答“4岁”,老师再说“小强2岁时呢?”“5岁”……“那么

6、如果小强的年龄一直都是固定的数字,小红是多少岁呢?”,很多学生可能会误解老师的意思,不断列举出新的数字来计算小红的年龄,如果学生一直这样思考,那么就无法实现从具体数字到抽象概念的转换。老师此时可以这样说:“如果小强的年龄一直都是某个固定数字,同学们可以用文字列出式子来表示小红的年龄吗?”“小红年龄二小强年龄+3岁”“同学们觉得这种表示方式方便吗,能不能简化一下这个式子?”此时,很多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如何简化式子,联想到木节数学知识的教学目的,部分学生就会及时反应过来:“用字母代替文字,将小红的年龄用b代替,将小强的年龄用b代替,那么a二b+3。”通过这种方式,老师就能够

7、有效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2•在思维出现歧途时进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受暗示的影响儿率人,理解数学问题时极易偏离方向,误入思维歧途,对问题的理解往往南辕北辙。此时,老师必须要进行有效引导,例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知识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先引导学生复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就会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偶数的数)冋答出來,然后老师再循着这条线问学生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此时很多学生就会根据刚刚复习的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来思考这个问题,随之他们会发现个位上是3的数字不一定能被3整除。大多数情况下,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