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ID:24679442

大小:6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4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_第1页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_第2页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_第3页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_第4页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个案背景:案主小方,男,17岁,武汉某高中高三学生,比较叛逆,厌学,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小方小学时比较听话,成绩较好,学习生活不用父母操心。上初中后,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比较叛逆,喜欢撒谎,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高中后经过同学认识了许多社会上的无业青年,经常逃学出去玩耍,渐渐喜欢抽烟喝酒,并经常出入网吧等地。还曾与校外青年一起参与过几次学校里的群架,在学校小有“名气”  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个案背景:案主小方,男,17岁,武汉某高中高三学生,比较叛逆,厌学,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小方小学时比较听话,成绩较好,

2、学习生活不用父母操心。上初中后,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比较叛逆,喜欢撒谎,并且经常与同学打架。高中后经过同学认识了许多社会上的无业青年,经常逃学出去玩耍,渐渐喜欢抽烟喝酒,并经常出入网吧等地。还曾与校外青年一起参与过几次学校里的群架,在学校小有“名气”。高一结束后,由于逃学多次,并且参与打群架,被学校退学。后母亲为其安心学习,将其送到新洲的住读学校,但小方抱怨学校条件艰苦,母亲不忍儿子受苦,考虑到高考对艺术生的文化分要求比较低,小方小时候比较喜欢涂鸦,于是将其转回武汉的一所高校成为一名美术艺术生。小方则认为母亲的努力都是徒劳,自己根本不想学习,就算现在努力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依

3、然经常逃学。小方的父母喜欢打牌,小时候对小方的管教比较少。父亲是一名出租车晚班司机,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家庭收入以出租房屋和父亲的工资为主。小方变得叛逆后,其学习生活基本上都由母亲管教。小方的父亲在小方年幼时有出轨的经历(小方对此不知情),后来觉得愧对小方母亲,从此家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由母亲决定。父亲的管教也是比较顺从母亲的观点,小方对此经常无视,总是说“不要你管我”、“妈妈都没说我,你插什么手”。在小方的教育上,母亲基本上采取物质奖励和棍棒教育为主。初中时,在临近考试时经常会以“如果这次考到前15名,就跟你买……”之类的话激励小方学习,后来小方越来越不想学习,经常背着母亲逃学

4、,经老师反应发现后,便威胁减少其零用钱,甚至多次与其发生肢体冲突。对于老师的电话反应小方在学校的不良行为,小方经常说老师对他不公平,就是因为自己没有给老师送礼,就处处针对自己。对于小方的这种借口母亲也比较认同,但同时认为自己的孩子也有不对。近期,小方与校外无业青年联系密切,参与一次抢劫,被派出所抓获,但由于情节轻微,没有参与实施,48小时候获释。小方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母亲一同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资料收集:探访案主生活学习的环境,包括家人、老师、同学以及朋友,收集案主相关系统资料,做出以下评估分析。评估和判断:问题一、案主厌学,有自我放弃倾向,逐渐养成许多不良习

5、惯。表现为:初中时经常撒谎逃学,高中时与许多社会无业青年来往密切,经常参与打架,比较暴力。原因:父母在其小时候,长期对小方不加管教,后来母亲经常暴力教育,造成青春期的叛逆和偏差行为问题二、案主与其父母间亲子关系比较紧张表现为:小方经常无视父亲的管教,母亲从小比较满足小方的物质要求,随着孩子的叛逆程度增加,经常发生肢体冲突。原因:由于家庭中父亲的角色比较弱化,母亲溺爱孩子,教育方式以物质奖励和暴力为主,问题三、案主存在非理性信念,形成以个人为中心价值观,表现为:认为不顺心意的地方就是对方和自己作对,如学校里,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表现暴力,欺负同学,成为学校的“小霸

6、王”。原因:母亲从小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小方从小不愿吃苦,比较贪图享受服务目标:具体目标:帮助案主返回学校,迎接高三学习生活,逐步改掉暴力等不良习惯中期目标;平衡家庭中三个角色的关系,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改善亲子关系终极目标:协助改变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他人和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服务模式及理论基础:认知治疗模式中的理性情绪治疗和人本治疗模式,结合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工作计划《万蕾的个案工作计划书》(..)。1、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理论基础:(1)人天生同时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信念,情绪问题是由非理性的信念所形成的,每个人都具有改变自己思想、情绪和行为的能力。(2)情绪失调

7、原因——ABC理论A、诱发性事件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特定情形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治疗过程:(1)心理诊断:帮助案主指出自己非理性信念是什么,认识非理性信念与自己目前行为的联系,(2)领悟:承认这中非理性信念的存在性,帮助他认识造成各种情绪障碍的不合理信念及哲学根源。(3)修通:采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目的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4)再教育:改变求助者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