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抑或精神

金牌,抑或精神

ID:24707548

大小:11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6

金牌,抑或精神_第1页
金牌,抑或精神_第2页
金牌,抑或精神_第3页
金牌,抑或精神_第4页
金牌,抑或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牌,抑或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金牌,抑或精神  事件:2012年伦敦奥运会已湮入历史时空,但这届奥运会曾经沸沸扬扬的一些热点事件,却依然值得回味。  7月31日,羽毛球女子双打小组赛,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选手于洋和王晓理对阵韩国选手郑景银、金荷娜,当天的赛场上居然发生了谁都不想赢球的怪事!双方一开始就低级失误频频,多次出现有意无意的发球和击球出界、下网的情况。最终于洋/王晓理爆冷以0比2败下阵来,比赛耗时仅24分钟便潦草收场。对这场比赛,温布利体育馆全场6500名观众不断报以震耳嘘声,该场的比赛技术监督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一个耻辱,我憎恨这样的行为……”  赛后于洋/王晓理遭到观众和媒体强烈质

2、疑,已小组出线的她们被认为是为了避免在半决赛提前与队友田卿/赵芸蕾遭遇,所以故意输球,中国队避免同国相残而欲包揽金、银牌。郑景银/金荷娜为了避免与队友河贞恩/金?贞提前遭遇,比赛态度也不积极。  随后另一对韩国组合河贞恩/金?贞和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的比赛,为了不想在1/4决赛和于洋/王晓理交锋,她们同样消极比赛,试图输给对方,最终河贞恩/金?贞1比2不敌波利/焦哈利。  对此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羽联展开调查,随后认定以上四对选手“未尽全力争取胜利”,即消极比赛成立,最终取消她们接下去的奥运参赛资格。  中央电视台以记者白岩松与主播彭坤连线的形式进行了评论:10  如

3、果因羽联包括奥运组委会一些老爷们所定下的荒诞规则带来的巨大问题和责任,却让运动员们来承担的话,那么我觉得一切都是不合理的。  现在在骂我们选手的时候,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想象:玩命地在小组已经出线的情况下去赢自己不一定能赢的对手,而目的却是跟自己另一对本国选手碰上,然后再把其中一对干掉,你觉得这是傻啊,还是脑子进水了?我想真正傻和脑子进水的是这个不合理的规则的制定。因此我觉得中国要上诉,也应该去改变未来的规则,任何不赢却可以获利的规则一定是糟糕的,而不应该仅仅去谴责个人。  对中国人来说,他们很清楚地知道怎样打比赛。为了能确保赢得奖牌,他们采取战略措施,那就是在比赛中

4、故意放水。不过,外界必须要知道,运动员是不会想要输掉比赛的,一时的放弃只是为了日后的大获全胜,这就是战略。  那天的消极比赛,或许是对观众不公平。但问题是,没人逼他们去现场看比赛。要是那天球场上消极比赛的是英国运动员,现场观众也一定会是最早跳起来欢呼鼓掌的。不要再听信所谓奥运会精神是重在参与的说法,这种说法很久之前就被淘汰了。最终的赢家,还是要由奖牌数来决定的。  实际上,所谓消极比赛的羽毛球运动员们,恰恰精准地贯彻了今时今日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的奥运比赛,压根就不是为了取悦观众而设立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国争光。这些羽毛球运动员根本不应当受到指责,相反,我们

5、应该为这种“战术性放弃”喝彩。10  如果输球是因为钱,那是违反体育道德的,可是为了想赢,并且这是由规则所导致的,想赢难道不是体育精神的一种表现吗?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体育还能称之为体育吗?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会感到愤怒,但请不要冲着运动员,而要冲着这些规则的制定者,该被逐出奥运赛场的应该是这些规则的制定者。  美国女足的老将阿比?万巴赫说,没有人会因为你得了小组第一而给你任何奖励。而对于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来说,赢得金牌才是最终的目标,中间的不过是旅程的一部分而已。  羽毛球比赛里,一支羽毛球队的目标是明确的:赢得一枚金牌。哪条才是能顺利实现目标的路?尽可

6、能地避免更强劲的对手。在研究了赛制之后,这几对选手看到了机会:她们可以无需牺牲任何的东西就获得巨大的胜利希望。甚至可以说,如果这样的机会都不懂得抓住的话,这个人无疑是傻子。  对有些人来说,女双这样输球的行为可能违反了体育精神,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不这样做显然违反了逻辑。孙子在《孙子兵法》里讲授了一种更加世故的战略方法,要把握大局,把重点放在定位和战术上,并记住最终目标坚定地向着目标去努力。  这几对羽毛球运动员就是这么做的。  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精神被表述为: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但是在7月31日的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小组赛女双最后一轮比赛中,奥

7、林匹克精神却被关进了“小黑屋”。因为四对组合在场上缺乏斗志和求胜欲,都选择了消极对待比赛,以致两场奥运级别的对决,水平却还不如业余选手。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在奥运会中……10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这句名言曾被悬挂到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温布利体育场。然而在64年之后,当奥运会重新来到温布利时,这句名言显然没有起到效果。  奥运会4年一次,在这个代表世界羽坛最高荣誉的赛场上,为了取得好成绩,选手们刻意选择避免内耗,这种做法从个人情感方面考虑,并不难理解。但是,无论什么理由,都掩盖不了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对

8、于公平竞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