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

ID:24831885

大小:19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16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_第1页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_第2页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_第3页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_第4页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朗伯比尔定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的吸收定律一、透光率和吸光度二、Lambert-Beer定律三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一、透光率和吸光度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溶液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透过溶液,还有一部分被器皿表面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透射光强度为It,反射光强度为Ir,则: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将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分别置于两个材料和厚度的吸收池中,因此上式可简化为:透射光的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光率,用T表示:透光率越大,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少;反之,透光率越小,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多。透光率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用A表示。A越大,溶液对光的吸收

2、越多。二、Lambert-Beer定律(1)Lambert定律适用条件:对所有的均匀介质(即低浓度溶液)都适用测定条件:在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关系式为:b:液层厚度;k1:比例系数,(2)Beer定律适用条件:仅适用于单色光测定条件:在液层厚度一定的条件下关系式为:A=k2Cc:物质的量浓度;k2:它与被测物质的性质、入射光的波长、溶剂、液层厚度及温度有关。等有关的常数。(3)Lambert-Beer定律当一适当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若液层厚度一定,则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并且与吸光物质种类、溶剂、入射光波长、液层厚度和溶液温度有关,且对所有的均匀介质(即

3、低浓度溶液)和单色光都适用。b的单位为cm,c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1)ε为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如果溶液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光有吸收的物质,在同一波长下只要共存物质不互相影响,即不因共存物的存在而改变本身的吸光系数,则吸光度是各共存物质吸光度之和,即:式中A为总吸光度,Aa、Ab、Ac…..为溶液中共存物质各组分a、b、c……等的吸光度。例:已知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1,将此化合物用乙醇作溶剂配制成浓度为0.150mmol·L-1的溶液,在480nm波长处用2.00cm吸收池测得透光率为39.8%,求该化合物在上述条

4、件下的摩尔吸光系数ε及质量吸光系数。解:由Lambert-Beer定律可得已知c=0.150×10-3mol·L-1,b=2.00cm,T=0.398代入三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根据Lambert-Beer定律,以A为纵坐标,以cB或ρB为横坐标作图,应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但在实际测定中,常会出现标准曲线偏离直线的现象,曲线向上或向下发生弯曲,这种现象称为偏离Lambert-Beer定律。标准曲线的偏离引起偏离Lambert-Beer定律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一)物理因素引起的偏离1.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假设入射光仅由波长为

5、和的两种单色光组成,其强度分别为I01和I02,当通过浓度为cB,厚度为d的吸光物质溶液后,透射光的强度分别为I1和I2。对波长为的单色光:对波长为的单色光:实际测定时,只能测得它们的总吸光度A总。由于总入射光强度为I01+I02,总透射光强度为I1+I2,故:若,则有:2.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若入射光束为非平行光,就不能保证光束全部垂直通过吸收池,可能导致光束通过吸收池的实际平均光程大于吸收池的厚度,使实际测得的吸光度大于理论值,从而导致与Beer定律产生正偏离。3.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若溶液中生成溶胶或发生浑浊,当入射光通过该溶液时,除一部分被吸光物

6、质吸收外,还有一部分被溶胶粒子和粗分散粒子散射而损失,使透光率减小,实测的吸光度偏高,从而对Lambert-Beer定律产生正偏离。1.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若吸光物质溶液的浓度较高时,吸光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改变了吸光粒子对光的吸收能力,使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发生了偏离。2.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Lambert-Beer定律中的浓度是指吸光物质的平衡浓度,而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吸光物质的分析浓度来代替。当吸光物质的平衡浓度等于其分析浓度或与分析浓度成正比时,A与cB的关系服从Lambert-Beer定律。(二)化学因素引起的偏离被测吸光物质在

7、溶液中常发生缔合、解离、互变异构、逐级配位等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而改变了其平衡浓度与分析浓度之间的正比关系,从而导致偏离Lambert-Beer定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