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

ID:24993227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_第1页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_第2页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秀教参之高一语文第二册《拿来主义》教案!教学目的:  (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  (2)学习的论证艺术,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一、指导预习。  读课文,思考(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2)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二、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

2、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外阅读范围比较广泛,书也读得不少,科技作品不说,中外文学作品,书的种类也较多,有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外国作品也看了不少,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雨果的《悲惨世界》等。总之,古今中外的作品都有。古代和外国的这一些文化遗产,我们在接触的时候

3、,采取怎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从中可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四、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

4、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五、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

5、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1][2][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