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

ID:2526026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第1页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第2页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第3页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论文田慧,姚冰,耿傲蕾,李岚【关键词】输液;,,微粒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pH值、输液溶媒选择及贮存保管不当、操作因素、输液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freell的安瓿,用砂轮割锯后不消毒掰开,瓶内液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1300~3000个,如果用酒精棉球擦试割锯后再开瓶,微

2、粒污染会减少1/4[6]。此外,临床配液时,少数护士对不易溶解的粉针剂,采用敲击配制,更易造成玻璃碎屑增加。1.3输注用具因素注射器、输液器都可能带入微粒,最严重的是一次性输液器。虽然目前的一次性输液器都装有终端过滤器,但有实验表明,它只能滤去≥10μm的微粒,较少的微粒反而有所增加[7]。由于不能够滤过,对人体的有害。1.4环境及空气对输液质量的影响配液间及病房空气污染是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数医院配液室都在普通的治疗室中进行(一般医院治疗室未安装空气净化设施),如暴露在普通空气中配液,因液体瓶内高压,使空气中细菌,尘埃进入瓶内。虽然治疗室每天消毒,开放使用后很快被污染,

3、加之操作护士的工作衣、帽、鞋、口罩又未消毒,且人员流动大等,造成治疗室不洁净。病房中尘埃、细菌、纤维、微生物的含量更高,输液时可随排气管进入液体,打开输液瓶时进入液体造成污染。2预防措施2.1正确选择溶媒及用量大输液应无菌,无热原,微粒限量应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物的溶解度合理选择溶媒及用量。如:苦参注射液要求选择生理盐水,不宜选择葡萄糖注射液,因生理盐水为中性盐,性质稳定,不易与苦参发生化学反应。实验证明,用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溶液中微粒数增加[8],临床很多中药注射液由于pH值的影响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配液。2.2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配伍禁忌,严格控制输液内药物总数。

4、护士在配制输液药物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针对使用药品,查看药物配伍禁忌表及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在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前,严禁随意配伍。任何药物要做到即配即用[9]。必要时可对配伍液体进行微粒及pH值监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配液,避免因溶媒改变引起药物溶解度及pH值改变,出现沉淀、混浊和结晶析出。特别是那些细微的晶体,人们用肉眼是无法看见和观察到的,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我们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输液瓶内加入药物的总数越多,出现配伍禁忌的可能性就越大,液体中微粒数也会增加,引起输液反应的机会也就越多,

5、反之甚少[10]。使用粉针剂药物时,必须将其完全溶解。抗生素与中草药注射连续给药时应用生理盐水间隙冲管。从而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2.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杜绝因操作规程不规范而导致微粒污染引起的输液反应及其它危害,有条件的医院应在治疗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设施或配备净化无菌工作台,改善护士配液操作环境,减少污染。2.4加强对治疗室(配液室)及病房管理治疗室必须严格消毒和管理,消毒1~2次/d,控制非工作人员入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输液污染,定时消毒,打扫病房进行细菌监测,减少陪客及探视人员,保持病房清洁整齐,空气流通。2.5规范护理操作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临床护理人员或输液配

6、制中心人员在配制输液前应仔细检查液体内有无异物,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纹等。减少不溶性微粒污染,应尽量减少对输液瓶塞的穿刺次数,针头不宜过粗,一般采用9~12号为宜,以减少橡皮屑的脱落。减少配液注射器反复多次使用,提倡一人一针,一药一针。添加药时,应先消毒安瓿颈,锯割后再次消毒方可掰开,且须倾斜45°。减少玻璃屑污染。2.6使用精密过滤液器目前,一次性输液器过滤精度尚不理想,还有少量的20μm微粒通过。因此,使用精密药液过滤的输液器是预防微粒进入人体的有效措施(由于不同型号的精密输液器可能截留1~5μm以上的微粒,从而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综上所述,医院应加强对输液的监控和管理,选择

7、使用优质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器,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减少药物不合理配伍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建议在配液室安装空气净化设施,改善输液配液环境,减少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从而达到预防输液反应发生,安全输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