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

ID:25302049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1页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2页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3页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4页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4例临床分析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变及预后。结果44例患者动脉溶栓治疗中36例开通良好,再通率为81.8%,其中34例临床症状症状消失或好转(77.3%)。术后30d死亡1例(2.3%),.freelin内形成,而周边部分通过侧支循环得到一定的血供,虽然其生理活动消失,但尚能维持自身的离子平衡,一旦血供改善可恢复正常,这就是Astrup提出的缺血半暗带。半暗带能存在一定时间,这为临床脑梗死的治疗提供

2、了一个时间窗。脑缺血后阻塞血管的再通,脑组织血流灌注恢复,一直是神经病学医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所追求的目标。虽然在急性脑梗死中可发生一定比率阻塞血管的自发性再通,但大多数自发性再通发生太迟,以至对预后不能产生有益影响。因此,在发病早期给予药物干预,赶在缺血脑组织损伤可逆期予以阻塞血管的再通,恢复灌注。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再通闭塞的血管,重建血流,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脑卒中治疗方法。有资料显示:治疗组溶栓后2h有58%的患者再通,安慰剂组患者应用选择性微导管在闭塞血管处滴注生理盐水仅14%的患者再通1。近年来研究显示局部动

3、脉内溶栓的再通率为64%(40%~100%)2,我院44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再通率为81.8%。动脉溶栓再通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与入选患者基本情况、闭塞部位、溶栓抗凝药物种类及剂量、治疗时间不同有关,但可以显示脑动脉闭塞血管再通关键在于局部干预治疗。局部动脉内溶栓能将高浓度的药物直接注入血栓,在再通闭塞血管方面可能较静脉溶栓更有效,因为静脉溶栓中溶栓药物很少到达血流缓慢的靶血管,影响治疗效果。另外,还可有效的控制溶栓药物剂量,因为在溶栓过程中随时造影观察,并根据情况调整导管位置和溶栓药物剂量,使其一直保持位于病变血管血

4、栓近端或血栓内,保证局部药物的高浓度,一旦血管再通即停止用药,避免盲目过度灌注溶栓药物,从而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动脉内局部药物灌注与机械疏通相结合,不仅加快血管再通,提高再通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且可减少动脉溶栓药物的剂量。因为机械疏通后可更有利于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微导丝、微导管与血栓的接触可以作为一种机械作用,疏通血栓,使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增加,另外,机械疏通作用可以加快建立闭塞段的前向血流,有利于血管的快速再通。这使脑缺血时间缩短,闭塞区域残留脑血流将大于神经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生存所需水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这在动静脉溶栓中都已

5、得到证实。本组患者动脉灌注和机械疏通相结合溶栓后,DSA所示闭塞血管均有效快速再通,其血管再通良好比例达到36/44(81.8%),也证实了这一点。美国心脏学会认为局部动脉内溶栓是可以接受的治疗措施,目前已有许多脑卒中诊治中心为起病6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动脉溶栓。比较认同的介入溶栓治疗时间窗,前循环梗死为6~8h;后循环梗死由于其预后差、病死率极高;脑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强,可放宽至12h,甚至24~36h3。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脑缺血强度、侧支循环建立的快慢各不相同,治疗的时间窗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条件单位可借助MRI或SP

6、ECT(单光子发射式断层扫描)检查,以了解血流动力学改变来决定是否可以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CT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M1血管闭塞的标志),或早期皮质、灰白质界限消失和脑沟变浅;MRA或DSA显示颈内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预后往往极差,溶栓时机应尽可能掌握在6h内,能在3h内更好。文献报道在起病后的6h内进行动脉溶栓,脑出血(ICH)的发生率为10.9%~32%;而在6~8h进行溶栓ICH的发生率可达53%4。本组病例中发生的4例脑出血溶栓时间在3h后也支持以上观点。动脉溶栓和静

7、脉溶栓相同,其主要并发症为症状性ICH,文献报道ICH发生率为10.9%~32%;发生ICH病死率为83%~86%5,本组ICH发生率为4/44(9.1%)。与目前报道的动脉和静脉溶栓治疗的出血率无显著差异。分析本组ICH病例,我们发现在临床病情明显改善后不能力求影像学上的完美,为单纯提高血管再通程度而过度溶栓,从而导致医源性脑出血的发生。因此在溶栓过程中要对影像和临床综合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本组患者中共有4例术后即刻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缺血区或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影,而严重脑出血的只有1例。脑梗死的复发是一个较难预防的问题。文献资料表明复

8、发性脑梗死的发生常常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和TIA史比较重要。脑梗死病人一旦再次梗死,其痊愈率将下降50%以上,而病死率增加约6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