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

ID:25465313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_第1页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_第2页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_第3页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_第4页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西方油画对中国近代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将油画技术带入中国时,油画的传播还仅仅局限于知识分子和贵族之间,在其后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明清油画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最终由中国本土画家实现对油画技法的完全掌握,促成东西方艺术风格及文化的交融。本文首先分析了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油画风格选择和文化取向进行了论述。  1明清时期油画的传播与融合  1.1西方油画技法的传播  我们所熟知的透视法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而来,经达芬奇等人的

2、总结与实践,让透视法在绘画方面形成了固有的表达规律。我们知道耶稣会的传教士在明清时期对油画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绘画中营造天堂或是表达对上帝的赞美时以透视法为主要的传播手段。传教士为了达到宗教宣传的目的,形成以焦点透视的远距焦点作为画面视觉秩序的中心点和构图的控制点,并且在这些位置上描绘上帝的形象,从而形成宗教象征意味充足的宗教宣传画。透视法在中国传播的较为缓慢,因为一种绘画技法就是一种思维的产物,明清时期的透视技法相对有限。此外,为了增加宗教的神秘感和烘托宗教的色彩,常在油画技法中融入明暗画法,这些油画技法在明清时期的

3、传播,给中西方绘画的交融提供了基础。  1.2西方油画的传教性  西方油画在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目的是为了传教,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西方油画所要达到的宗教传播目的远远要高于它的审美需求,对于那些语言不通的信众来说,油画可以以最直观的方式传播宗教要义,这是油画这种视觉语言独特的功能所在,但它却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中西方绘画的交融,在审美领域,西方油画在传本文由.L.收集整理播过程中得到的评价较低,特别是在掌握话语权的文人眼中,西方油画所所透露出的透视法与明暗画法所表达的严谨,与中国水墨画文人间所追求的兴致格格不入。  2明清时期的油画风

4、格取向及文化价值  2.1文化交融的基本特征  明清时期油画所展现出的典型特征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与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透过明清时期的油画作品,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在外来文化叩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文化以怎样的态度来迎接外来文化,明确这一部分的内容,会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明清时期的油画风格和价值取向。从西方的审美角度来分析,他们对待中国文化所采取的态度是好奇,并非常希望将自己的艺术样式融入中国文化的特征,以此来达到自己的审美需求,但明清时期的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却经历了一个不赞同,不认可到全部拿过来为我所

5、用的一个过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彻底敲开了中国向世界关闭的大门,在那之前,无论是上到皇帝还是下到中国文人对西方油画所采取的态度都是极其傲慢,打心底里瞧不起西方油画、美术,但鸦片战争后这种局面却彻底改善,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路中,从客观角度上促进了西方文化在国内的繁荣传播,且规模巨大,在这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内,却实现了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西方油画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从油画的特征分析上来看,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洋画家,以郎世宁为代表的宫廷画家,以奎呱、林呱为代表的广东、澳门外销画家等,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文

6、化融合的绘画特征,具体来说,他们的绘画风格展现出了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的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所以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是明清时期油画的基本特征。  2.2绘画风格与中国礼教相适应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皇权至上,美术作为一种封建礼教的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服务皇权的工具。就如同西方油画为了传教目的一样,西方油画美术在传入中国后自然也要适应维护皇权的本质特征。在西方传教士进入宫廷为皇权作画时,需要受到多方压力的制约,这种制约体现的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下的专制,更多的是表现了对于封建礼教的尊崇。例如,在早期的中

7、国油画中,多是以宫廷风格的绘画风格为主,这种绘画风格所体现的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画风,很多油画中都喜欢融入皇家的屏风,屏风是中国绘画题材和手法最好的象征,但在具体的表现上,使用的往往都是西方画法的技法和表现形式,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出了中西方美术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还应看到中国传统的礼教和审美对于绘画风格的影响起了决定性作用,很多宫廷上的绘画技术的使用都是为了对皇帝功德的宣扬。在这一层面上,西洋油画绘画风格与中国礼教相适应的具体表现还应包括肖像写生,特别是对于嫔妃写生的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西方以及中国传统绘画技

8、法和观念的作品对我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有利于我们研究油画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现代美术。  3总结  明清时期的油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这不到300年的发展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