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

ID:25807714

大小:145.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22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_第1页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_第2页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_第3页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_第4页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总论一、中药的概念1.“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2.“草药”:实际也是中药的一部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占多数,所以历来就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3.“本草学”:人们习惯称记载中药的典籍为“本草学”。中药分类:天然药: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合成药、半合成药:有机药品类、无机药品类、生物制品类二、中药学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三、中药学的内容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劳动创造了医药中药的起源,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二、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酒剂、汤剂的发明和应用《诗

2、经》《山海经》三、封建社会中药学的全面发展1.秦汉时期(公元前220年~公元264年)《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365种,根据药物功效分为上、中、下品三类。上品120种,当时认为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以久服的药物。中品120种,能治病补虚,有毒或无毒,酌情使用的药物。下品125种,能治病多毒,祛邪破积,不可久服的药物。本书对中药学的贡献:(1)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的创始。三品分类法。(2)所载药物功效大多也都是行之有效的。如:麻黄治喘、常山截疟,黄连治痢、海藻疗瘿、苦楝子驱虫、当归调血、阿胶止血、乌头止痛、水银疗疥等等。(3)将当时的用药经验,上升为理论

3、。提出四气五味、配伍禁忌、“七情合和”在临床的应用规律。(4)并介绍了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制剂、配伍、禁忌、服法等用药原则问题。(5)书中介绍了水银、铅丹、雄黄的提炼在世界制药化学史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6)它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最早的珍贵的药学文献,被奉为医药学的四大典籍著作之一,后世医家,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发展。2.两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65年~580年)《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载药730种《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时代,雷敩,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抱扑子》:晋,葛洪,撰写了完整的炼丹著作。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907年)《新

4、修本草》(又名《唐本草》),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Þ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全收药844种,新增药物114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4、宋金元时期《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唐慎微,全书33卷,载药1558种,较前增加476种,附方3000余首。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的宝贵文献.5、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本书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分为16纲,60类。本书的特点是:“振纲分目”、“纲目分明”。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全书

5、分16部按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禽、兽、人16部(纲),每部有分若干类,共60类(目)。每味药物再分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以前还有药图、序例、百病主治药等内容。这是一部伟大的药学巨著,在历史上有重大的贡献:①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用药的经验和知识。在医药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②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前人对药物功用的论述。③本书的分类,是一大进步,消除了许多药物互混的现象。④本书问世后,不但国内广为流传,对国外也有很大影响。自1596年在南京印行后,很快风行全国,17世纪流传至国外,先后被译成朝、日、法

6、、德、拉丁、俄等多种文字,成为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在世界科学史上永放光辉。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第一节产地1、道地药材的含义: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2、主要的道地药材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山东-阿胶浙江-贝母广东-陈皮、砂仁江苏-薄荷第二节采集1、总体原则:一

7、般来讲,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依据,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2、各类药材的采收时节和方法(1)全草: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2)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3)花、花粉: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4)果实、种子: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5)根、根茎: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采收;(6)树皮、根皮: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产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7)动物昆虫类药材:为保证药效也必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8)矿物药材:全年皆可采收,不拘时间,择优采选即可。第三章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含义炮制,古时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