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

ID:25828258

大小:98.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2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_第1页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_第2页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_第3页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_第4页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朝花夕拾阅读指导课  【书目推荐】  《朝花夕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略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创作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内容。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4、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多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积累及综合素养。【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课时安排】1至2课时(可根据教学情况自行调整)【教学步骤】(一)教学准备阶段1

2、.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鲁迅。2.生: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二)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简洁导入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读书方法介绍:读书“三功”大凡好文章都追求一种含蓄美──借物抒情,即事以明理。我们在阅读时如果只是一般地“看”一下,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作品的内蕴。要想精通作品内蕴,必须下以上三种功夫。一是“诵”。文字是意象符号,单用眼看难以“意象全出”。诵把死文字变成活音调,创造出

3、一种进入佳境的氛围和契机。诵把眼、口、耳、脑诸感官都调动起来,其感受自然比“看一下”更为深刻。诵读的过程,是一个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渐渐消化、默默吸收的过程。在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反复诵读几遍,其意便能了然于心。对美文佳句低吟长咏,会觉齿颊留芳,久之,便潜移默化而为写作的灵气。二是“疑”。读书是一种融进了自己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能动性行为。会读书者必会生疑。疑,可以消除误解,使真义得以从遮蔽中敞亮起来;疑,可以使思维触角深入“三昧”,从而逼近作者,产生共鸣。读书是一种发现性活动。只有透过表层文字,对文章的意义作深层次的拓展延伸,才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的问题或知识;才

4、能打开增知获趣之门。三是“评”。读书不是对文章原意的简单追索或还原,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深层探索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断,写出评价性文字,这是阅读能力的质性表现。我们读书时,常常徜徉在风光绮丽的世界里,只觉得它美,却说不出它为什么美,这说明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明白了文章原意之后,再探究一下作者对某一人生体验的表达底蕴和表达这种底蕴的艺术方式,将感悟到的奥秘转化为可供交流的语言文字,就会实现读书的优化效应。经过这样的转化,才能获得审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气质的升华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

5、想,而是追问作者,同作者探讨。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具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4.掌握一些有关阅读散文的方法。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

6、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军阀竭力鼓吹

7、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这十篇散文,是“回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