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ID:25831857

大小:6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3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1页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2页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3页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4页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对于明清时代的历史,日本学者虽然早就予以注意,但总体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明清史(特别是明史)研究是日本东洋史学中最落后的领域之一。战后,出于理解中国革命和现实的需要,日本学者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大为增强,明清时代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前史”,也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投身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不断增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迄今为止,日本已在明清史研究领域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果,其中在社会经济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日本学者在研究某一课题时,一般都很注

2、重广泛搜集资料,对史料的考证和分析细致入微,不惮繁琐;同时,日本学者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很重视对相关理论模式的审视、辨析和修正,这使得他们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内在连续性,可以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由于二、20世纪60至70年代:乡绅论·国家论·共同体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发生了明显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学术潮流。由于从商品生产中未能找到向近代过渡的契机,学者们虽然承袭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总体认识框架,但对社会形态和社会分期一类的综合性问题的关心程度大为降低。在这一时期,日

3、本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范围不断扩展,除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这一中心概念直接关连的手工业和农业领域外,其他相关领域也受到关注,学者们尤其重视探究经济史与政治史、社会史之间的关系[13]。尽管研究的课题比较分散,总得看来,乡绅论、国家论、共同体论这几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构成其时占据中心地位的理论热点。关于乡绅的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就曾引起一些学者关注。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认识,是认为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是分离的,国家在租税征收和治安维持以外,与民生的关系很少,国家对于其权力支配所不及的基层社会,依靠民间的中间诸团体

4、的自治机能进行统治,乡绅就是处于官民之间发挥着官民联络作用的媒介者。不过,在具体判定乡绅的地位和功能时,学者们的意见却颇不一致,如根岸佶等把乡绅当作在野的中间诸团体的统率者而将其属于“社会”一边[14],而佐野学等则将乡绅当作支配者而包含在“国家”一边[15]。松本善海不满意于国家与社会的游离论,主张应将国家与社会作为政治过程与基础过程的问题,统一地予以把握。他特别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渗透,将国家与社会的统一性理解为国家权力的优越性以及由阶级支配关系而来的相对独立性。[16]在这种按照专制政治概念构筑的理论框

5、架中,乡绅必然被看作是官僚制的产物,也就是被视为准官僚,这一观点与佐野的见解实际上是相近的。[17]从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一些学者致力于从土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乡绅,乡绅被与明末清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联系在一起[18]。佐伯有一在分析万历年间湖州府民变时,提出“形成明清时代大土地所有条件的官绅(特权)土地所有的特殊重要意义”的问题[19],对促动学术思潮的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田中正俊在乡绅的意义上理解北村敬直提出的“城居地主”形态,主张乡绅的兴起和里甲制的瓦解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认为在明中期以后生产力发展和商品流通

6、发达的基础上,商业资本、地主、官僚形成三位一体,形成了从农村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乡绅阶层,这一阶层基于名义上的土地所有肆行超经济的掠夺,同时其内部也产生了进一步的阶层分化[20]。安野省三从正面对大土地所有问题进行了具体考察,他把北村敬直提出的“从乡居地主向城居地主”的演变图式修改为“从乡居地主向乡绅地主”的演变图式,将明末大土地所有的发展定义为“藉由乡绅层的大土地所有的概括性成立”,认为这是由里甲制下的乡居地主向里甲制崩溃后的乡绅地主的转换,当时的农村社会已极化为城居的乡绅地主和居住于乡村的佃户阶层

7、[21]。小山正明首先明确采用了“乡绅的土地所有”的概念,并通过对“十段锦”赋役改革的研究,将这种土地所有形态的成立时期追溯到嘉靖年间。在他看来,由于作为官僚任用制度的科举的社会机能在明代发生了变化,举人、监生、生员都成了终身资格,与官僚同样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到明末以降,他们对地方政治的发言权明显强化,确立了与其他庶民有别的具有支配身份的社会地位,形成了乡绅的土地所有。构成这种土地所有之主体的乡绅,可以分为上层和下层:前者主要由官僚、举人组成,他们是地方政治的实力者,居住于都市,与商业高利贷资本紧密粘连在一

8、起,聚集了大量分散存在的零细地块,从佃户那里榨取租米;后者主要由生员层构成,他们居住于村落,是村落的领导者,其经营方式往往是将一部分土地出租给佃户,并留一部分土地依靠雇工自营[22]。在上述学者的影响下,“乡绅的土地所有”论一时成为日本明清史研究的主流。“乡绅的土地所有”论将考察的焦点放在地主—佃户的两极对立的关系上,忽视了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耕农的存在状态,也忽视了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