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优质课件

说木叶-优质课件

ID:26320408

大小:1.6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6

说木叶-优质课件_第1页
说木叶-优质课件_第2页
说木叶-优质课件_第3页
说木叶-优质课件_第4页
说木叶-优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木叶-优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木叶’’林庚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返回愁酒雁梧桐雨(意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梧桐更兼细雨

2、,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生活语言(概念解释):忧伤的心情诗歌语言(形象解释):暗示诗歌语言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丰富性阅读1~3段,思考:作者列举了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什么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

3、在哪?整体感知关键点在“木”字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木叶树叶概念艺术形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__。落木千山空阔木暗示落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疏朗绵密木:暗示微黄与干燥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树叶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浓密繁华枝繁叶茂,浓阴匝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__叶下。木飘零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何冉冉

4、,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微黄而不飘零,因雨而湿润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条空阔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中中翻出新意来。练习:梅比较“梅”不同的生长环境,分析三种“梅”的不同形象,赋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卜算子》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5、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