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ID:26621842

大小:98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28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1页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2页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3页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4页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8年验收申请表学校名称(公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实训基地)名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实训基地)网址:http://web.nuist.edu.cn/wlsy江苏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1.本表所填数据截至时间为2008年9月底。2.本表请用A4纸双面打印,加盖学校公章后上报。3.表内所填数据请学校认真核实,确保准确无误。4.“建设完成情况对照表”等相关表格栏高不够请自行增加。一、实验教学中心/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实训基地的名称物理实验教

2、学中心教学简况实验/实训课程门数实验/实训项目个数面向专业个数年实验/实训人时数立项前8644718验收时17873524环境条件建筑面积(平方米)设备台件数仪器设备总值(万元)立项前22161267578验收时25751872101110万元以上设备(实验教学中心填写)800元至5万元(不含5万元)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填写)5万元及以上实训设备(实训基地填写)台套数总值(万元)台套数总值(万元)台套数总值(万元)13386实验教学中心(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情况姓名年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联系电话李传起44研究生博士教授办公室:58731576移动电话:132

3、76653292电子信箱:leecq@nuist.edu.cn教学科研工作经历李传起,男,1964年11月生,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至2004年9月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出国培训部、韩国汉阳大学电气与计算机中心学习、进修和访问研究。2004年10月获东南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7月经江苏省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光通信与线路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

4、学会理事、光学联合期刊编辑部审稿人;曾任加拿大WOC2006国际通信大会“光通信系统与器件”分会场主席,泰国ACSN2007国际通信大会上“远程通信技术”分会场主席。长期从事光学、光子学和光通信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纤通信OCDMA网络技术。近年来在OCDMA系统地址码设计领域取得系列性的创新研究成果,建立了较为完整系统的地址码设计理论体系。2002年、2006年、2007分别应邀出席在韩国、加拿大、泰国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设计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主要教学科研成果1、主要承担和参加课题情况2007-2009,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计

5、划项目“光码分多址系统FBGs编解码技术研究”,07KJB510066;2007-2009,主持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光码分多址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2004-2006,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计划项目“光码分多址系统地址码结构研究”,04KJB510057;2007-2008,主持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大学物理实验”,2006-2008,主持中网通信公司重点扶持项目“OCDMA系统编解码器仿真研究”2003-2005,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的WDM网络节点管理模式”,60272048;2000-2002,参加国家重点攻

6、关项目“光纤以太网工业监控系统”,95-720-22-01;2007-2009,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代物理实验”;2、获奖和培养工程情况2006年12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7年07月,获安徽省优秀教材三等奖2002年12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4月,江苏省高校教师“上好一堂课”讲课竞赛2005年10月,南京市科协第十一届优秀论文奖2005年10月,南京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006年7月,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10月,南京气象学院课程建设奖3、部分

7、SCI,EI,IEEE源期刊论文清单[1]LiChuanqi,SunXiaohan,ZhangMingde,NewMethodstoAnalyzeBoundsofOOCforOCDMASystemBasedonOpticalCode-Hoop,J.ofOpticalCommunication,2006,27(2):321-323[2]Li-ChuanqiSun-XiaohanZhang-MingdeJoengJe-Myung,Acquirmentof2D-QPCSignatureCodeforOpticalCDMASystem,IASTED-WOC2006

8、(Canada),2006[3]LiChuanqiSunXiao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