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

ID:26710243

大小: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8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_第1页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_第2页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_第3页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_第4页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产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38)于代华柴伟姚立农彭德民【摘要】目的将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和术中维持,探讨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可能性。方法选择ASAⅠ~Ⅱ,年龄20~70岁,需要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开胸手术或开颅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诱导:提前5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5mg/kg,预注维库溴铵总量(0.1mg/kg)的1/4,然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4mg/kg(E组)或丙泊酚2mg/kg(P组)、最后注射维库溴铵总量的3/4。麻醉维持:瑞

2、芬太尼0.05~0.1μg/kg/min,依托咪酯0.6~1.2mg/kg/h(E组)或丙泊酚4~10mg/kg(P组),维库溴铵酌情追加。记录入室、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及切皮时的SBP、DBP、MAP、HR、SPO2。并记录诱导期BP和HR的最高和最低值、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插管后和术后24h分别经桡动脉抽血2ml,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观察有无肌颤、注射痛、恶心、呕吐、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完毕后的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血流动力

3、学变化:与入室时相比,插管前两组SBP、DBP、MAP等均显著降低(P<0.05),而P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而且P组以上指标在插管后3min、5min、10min时也显著降低(P<0.05)。E组在插管后1min时HR显著升高(P<0.01),而P组在插管后1min、3min时HR升高(P<0.05),插管后3min、5min、10min时降低(P<0.05);3)诱导期间两组患者最高SBP、HR和最低SBP、HR的比较无显著差异;4)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均升高(P<0.05),而P组升高更显著(P<0.01);5)不良反

4、应:两组均有注射痛发生,但E组发生率(10%)较P组(42%)更低,未见肌颤、恶心呕吐、静脉炎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使用临床剂量的依托咪酯作为麻醉诱导和术中维持的静脉全麻药是安全可行的,诱导前预注射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肌肉松弛药可有效预防肌颤的发生。【关键词】麻醉,全身;依托咪酯一般认为,依托咪酯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1],主要用于年老体弱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全麻诱导,相对于丙泊酚具有一定的优越性[2],但对于普通患者,是否也可以将依托咪酯作为首选的麻醉药物应用于全麻的诱导尚存争议,而将依托咪酯作为术中维持则更是少有报道。本研究使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和术中维

5、持,并与丙泊酚对照,以探讨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年龄20~70岁,需要全身麻醉行腹部手术、开胸手术或开颅手术,经过适当术前准备的非急诊住院病人,体重在标准体重±15%,手术时间约为2~8小时的患者100例。排除有明显的心、肺、肝、肾和代谢疾病,已知对乳剂过敏,有异常手术麻醉恢复史等情况。方法所有患者均不使用术前用药。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开放外周静脉通道后,诱导前快速输入胶体5ml/kg,然后按100ml/h输注维持。随机将患者分成依托咪酯组(E组)(由徐州恩华药业生产)和丙泊酚组(P组)(阿斯利康公

6、司生产)。麻醉诱导:提前5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75mg/kg,然后预注维库溴铵总量(0.1mg/kg)的1/4,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4mg/kg(E组)或丙泊酚2mg/kg(P组)、最后注射维库溴铵总量的3/4。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内插管,进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为100%,流量为1L/min,VT8~10ml/kg,RR10~12次/分,维持PETCO230~40mmHg。麻醉维持: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依托咪酯0.6~1.2mg/kg/h(E组)或丙泊酚4~10mg/kg(P组),维库溴铵酌情追加。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瑞芬太

7、尼、依托咪酯或丙泊酚,给予止吐药和新斯的明进行肌松拮抗。监测指标记录入室、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及切皮时的SBP、DBP、MAP、HR、SPO2。记录诱导期BP和HR的最高和最低值,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插管后和术后24h分别经桡动脉抽血2ml,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观察注药期间有无肌颤发生,术后回访有无注射痛、恶心、呕吐、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事件。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