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ID:2685181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9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_第1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_第2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_第3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_第4页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摘要]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病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加强监护和护理,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从病人的监测到人工气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几个方面,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监测及心理方面的调节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管理;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机械通气治疗技术越来越普及,笔者体会只有在以下几个方面护理措施保证下,机械通气治疗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1机械通气患者的监测  1.1一般监护 

2、 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皮肤、意识及尿量变化等。  1.2胸部体征监护  注意两侧胸廓呼吸运动和听诊呼吸音是否对称,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有无异常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1.3心电监护的监测  心电监护的监测主要有:①心律是否整齐,有无心律失常及心率的突然变化;②波形的突然变化,S-T段的抬高和压低;③血压是否正常,有无突然的升高与下降。  1.4呼吸机的监测  呼吸机的监测主要有:①呼吸机是否工作正常,参数调节是否合理;②呼吸曲线是否正常;③如出现报警及时发现故障,保证呼吸机正常工作;④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人工

3、气道的护理  2.1气管插管的管理  有创机械通气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特别是患者初用呼吸机,由于对气管插管的不耐受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往往会产生烦躁情绪,这种情绪会加重人机对抗,表现为躁动、憋气甚至出现吐管现象。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首先应安慰、鼓励患者,向其讲解呼吸机的治疗作用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呼吸,逐步适应气管插管,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同时应经常检查牙垫的位置是否得当,气管插管的深度是否合理,并随时给予调整。  2.2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的建立为保证呼吸道通畅创造了先决条件,但由于呼吸道内插管的刺激,增加了分泌物的产生;同

4、时人工气道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失去了正常呼吸道黏膜加温湿化和过滤作用,致使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干涸及结痂而不易排出,湿化的目的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雾化、气管内滴药及恒温湿化等方法。  2.3呼吸道分泌物的吸引  吸痰虽然可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但也常带来若干副反应,新的观点认为应适时吸痰,在病人有吸痰指征时再操作,并采用有效的改进的吸痰程序[1]:气管内深部滴药3~5ml,10min后翻身叩背3min→高浓度吸氧1min→吸痰1次(15s)→再深部滴药3~5ml的方法进行吸痰。使用的

5、吸引管外径不宜超过插管或套管内径的1/2,在吸引时当痰液被吸出的同时使空气进入两肺,以防止因负压过大引起肺不张。  2.4呼吸管道管理  使用呼吸机前要对呼吸机进行检测,确认无故障后方可用于病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管道的通畅,防止管道受压、扭曲或因痰液、呕吐物等引起阻塞或因体位改变脱落,时刻警惕仪器故障的发生,一旦出现必须及时识别和处理,如不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原因,则需用简易呼吸器维持病人的呼吸,再对呼吸机进行检修。  2.5感染预防  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建立人工气道,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防御功能,同时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使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净化作用

6、消失,加之原有的基础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因此,护士在照护机械通气病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特别要注意手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做好气管套管的护理;及时更换湿化液,防止冷凝水流入气道;定时更换呼吸机管道;定时房间消毒[2]。3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  3.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用关切、柔和的语言简单明了地说明机械通气对疾病治疗的必要性,让病人知道这一介入性的治疗措施是暂时性的,可使他(她)的病情逆转,并让病人知道护士将不分昼夜一直陪伴他(她)直到康复,增强病人治愈的信心。心理护理应

7、针对病人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做细致的工作。  3.2增强医患沟通  使用人工气道后由于病人不能发音,不能直接诉说疼痛,护士应注意病人是否有疼痛之特殊表现。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量减少刺激。鼓励病人通过手势、表情或书写来表达他们的感受、疑虑和要求,尽可能给予满意的回答和帮助。护理人员应经常主动向病人解释当时的病情及治疗方法,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3.3对病人心态进行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3.3.1焦虑、恐惧监护室复杂的医疗设备,忙碌的医务人员的身影,机器的报警声音都会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当病人焦虑不安时,可轻轻地走

8、到病人床前,以微笑的面容、安详的目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