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

ID:27375378

大小:7.04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8-12-03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_第1页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_第2页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_第3页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_第4页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2-词四首(精品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词四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苦读及第,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皇祐四年(1052

2、),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1038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再败。1040年,词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延州为西夏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落城中。范仲淹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创作背景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能准

3、确背诵和默写全词。2.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3.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听读诗歌·感受诗情整体感知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感知诗意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西北边疆秋来风景与中原不同,大雁南飞

4、衡阳,无半点留恋之意。四周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号角一同响起,崇山峻岭中,云雾弥漫,残阳西沉,孤城紧闭。浊酒一杯遥寄万里思乡绪,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的打算无从谈起。听惯了幽怨的羌笛,见惯了秋霜满地,征人夜深不能睡,将军白发长,士卒热泪泣。精读文本1.上下两阕分别写什么?上阕:写景下阕:抒情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描写的是塞下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景。3.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里?(1)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

5、无留恋之情,这与家乡是大异的。3.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里?(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显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地的繁华景象迥然不同。4.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句话可以读出?悲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话点出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合作探究

6、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面对一杯浊酒,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叹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心情。写作特色1.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2.通过景物描写、气氛渲染,使全词意境开阔苍凉,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课堂小结通过对塞外秋景荒凉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英雄血性、忧国忧民、思念家乡的情怀,同时反映了北宋王朝消极的防御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文章结构渔家傲范仲淹衡阳雁去边声连起千嶂孤城

7、长烟落日异渲染荒凉萧瑟气氛上阕写景泪家万里-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下阙抒情借景抒情苍凉悲壮,沉郁雄浑拓展延伸《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镇守西北边陲时军中生活的真实写照。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笔下的情景。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

8、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的苏轼,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还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