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

ID:27539655

大小:4.91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12-01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_第1页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_第2页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_第3页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_第4页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5原、燃料预均化与生料均化3.1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原料预均化1905年首先用于美国的钢铁工业,1959年用于水泥工业,1965年法国拉法基水泥集团又用于对石灰石及黏土两种组分预配料,都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原料资源少、品位低的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来看,预均化技术是水泥工业充分利用低品位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水泥窑系统稳定、优质高产、长期安全运转的技术保证。(1)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及功能水泥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要求原料有一定的储存量,这些原料进厂后,先在堆场内储存,然后再

2、取出进入配料系统。简单的储、取过程,只发挥了储库或堆场的一个功能,就是储存的功能。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储存与均化的双重功能。原料预均化的基木原理可以简单形象地描述为“平铺直取”,就是在原料堆放时,由堆料机连续地把进来的物料,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厚薄一致的料层,而在取料时,则通过选择与堆料方式相适应的取料机和取料方式,在垂直于料的方向上,同时切取所有料层,这样在取料的同时完成了物料的混合均化,起到了预均化的作用。(2)原料预均化

3、的技术经济意义:a.有利于稳定水泥窑入窑生料成分稳定b.有利于扩大资源利用范围c.有利于利用矿山夹层废石,扩大矿山使用年限d.满足矿山储存及均化双重要求,节约建设投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料预均化技术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3.2预均化效果的评价方法1样品的波动幅度例:两组石灰石的碳酸钙含量在90%—94%之间,合格率均为60%.每组10个样品的检测结果为:第一组样品平均值:92.58%第二组样品平均值:92.03%样品12345678910一组99.593.894.090.293.586.294.09

4、0.398.985.4二组94.193.992.593.590.294.890.589.591.589.92样本均值、标准偏差和波动范围(1)样本均值:上述两组石灰石数据的平均X为92.58和92.03(2)标准偏差:式中:S——样本的标准偏差(%);n——数据数量;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x——样本均值;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标准偏差值越小,物料的成分越均匀。.(3)波动范围上例两组石灰石数据的R1和R2各为5.01%和2.15%。小结水泥厂的各种质量检测数据一般均呈正态分布规律,故在

5、求得样本均值和标准偏差之后,可以简要理解为:(a)标准偏差越小,成分越均匀;(b)标准偏差直接表示波动幅度,单位为原统计数据所用单位;(c)标准偏差同样本均值共同表示以均值为基础的波动范围;(d)在全部数据中,以均值为中心,±S范围的数据占总数据68.3%,±2S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95.4%,±3S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99.7%;(e)标准偏差S可以相互比较,如前述两组石灰石,S1=4.68,S2=1.96,则第一组的波动幅度比第二组大2.39倍。(4)均化效果计算H=Sb1/Sb2式中:H——均化效果,单位为倍数;S

6、b1——均化前进料的标准偏差;Sb2——均化后出料的标准偏差;一般水泥生产中,原燃料预均化堆场的均化效果可达5—8,最高可达10;经预均化后石灰石CaCO3含量的标准偏差最好可达±1%左右。3.3预均化堆场的类型预均化堆场按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型:1原料预均化堆场2预配料堆场3配料堆场(1)原料预均化堆场预均化堆场是将成分波动较大的单一品种物料石灰石、原煤等,以一定的堆取料方式在堆场内混合均化,使其出料成分均匀稳定。这种堆场应用最为普遍,如石灰石堆场、原煤堆场等。(2)预配料堆场预配料堆场是将成分波动较大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按

7、一定的配合比例进入堆场,经混合均化,使其出料成分均匀,并基木符合下一步配料要求。如石灰石、黏土预配料堆场。(3)配料堆场配料堆场是将全部品种的原料,按照配料要求,以一定的比例进入堆场,经过混合均化,在出料时达到成分均匀稳定,并且完全符合生料成分要求。这种堆场由于具有完全的配料功能,须具备完善的取样、试样处理、在线快速分析等手段,比较复杂,一般很少用。3.4原料预均化堆场的选用条件水泥工业生产中,判断是否需要建设预均化堆场,可根据原料成分波动及生产要求条件确定。(1)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例如:大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对生料的波动限制较

8、严,一般要求生料进料CaCO3标准偏差不大于0.2%,因此,当进料石灰石CaCO3标准偏差大于3%,而其他原料如粘土,煤的成分波动也较大时,就应该考虑采用石灰石预均化堆场。(2)按原料进料的成分波动范围确定当成分波动范围R<5%时,可以认为原料均匀性良好,不需要采用预均化;当R=5%-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