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

ID:27555902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_第1页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_第2页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_第3页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分析摘要:《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鲁迅为读者刻画了阿Q这个形象的人物,并应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法,《阿Q正传》的成功与心理描写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主要针对《阿Q正传》的心理描写艺术进行分析。关键词:《阿Q正传》;心理描写艺术;分析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手法可以挖掘出人物的内心深处,将人物细腻的情感世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阿Q正传》中,鲁迅就针对阿Q的性格与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将其复杂的情感与精神面貌刻画给读者。作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一方面与鲁迅先生深邃

2、的思想、犀利的目光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迅先生高超的艺术手法密切相关。本文试就阿Q性格的塑造手法作一分析。一、向往車命时的心理描写在革命的风声传来之后,阿Q的性格产生了突出的变化,看到城市的平人老爷对革命“闻风丧胆”之后,阿Q对革命产生了神往心理,鲁迅将阿Q的心理变化详细的描写出来,集中反映了阿Q心态的变化。阿Q之所以渴望革命,是由于其长期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他希望利用革命来改变白己的地位,这正是一个贫苦农民意识的觉醒。但是,由于自身阶级的限制,阿Q的革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他的想象中,革命党都是拿着洋炮、炸弹、钢鞭,他对于革命的

3、幻想,就是停留在讨老婆、抢东西上,这不仅是阿Q心中的革命,也是当时很多农民阶级心中的革命。他虽然想站起来,但是却缺乏思想上的觉醒,他的革命中掺杂了太多的封建意识。阿Q不明白革命的本质,他的革命观模糊又可笑,鲁迅通过阿Q革命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他性格中的积极与消极因素,对于这种革命思想,鲁迅自然是不满的。二、投靠革命前的心理描写面对着残酷的世界,阿Q的革命美梦很快破碎,在他幻想的时候,他的敌人己经开始行动,甚至篡夺了政权,并在未庄掀起了盘辫子的风气。阿Q也开始学习“盘辫子”,对于阿Q此时的心理活动,鲁迅也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阿

4、Q此时心理过程的变化,他向往革命,在他的心屮,只耍盘起辫子,自己就成为了革命党,因此,认认真真的像模像样的去学习。然而,可悲的时,阿Q根本没有搞淸楚当时的革命形势,他认为敌人是革命派,跟著敌人的脚步,在遇到冷遇之后,阿Q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到小D身上,他敌友不分,十分的可笑。阿Q对于革命是有所追求的,但是他的行为又极为幼稚,甚至敌我不分,误认为洋鬼子是革命党人,假意哀求洋鬼子来达到革命冃的,这无疑是自取灭亡。鲁迅通过对阿Q这种愚蠢心态的描写不仅让作品中具有喜剧性,还为读者展示出阿Q的灵魂,这种错误的思想注定阿Q的结局是以悲剧收场。三、

5、革命破灭后的心理描写在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后,阿Q感到自己的革命愿望己经完全幻灭,以往所有的希望和抱负都不复存在,他开始陷入到痛苦屮,为了报仇,他将自己的痛苦发泄到了辫子上,想立刻放下辫子,但是喝酒以后,他慢慢的高兴起来,放弃了这种心理。这种自我暗示法是阿Q转移痛苦的精神胜利法,利用精祌上的抚慰来解脱自己的心灵。后来,赵家被哄抢,他的革命蓝图乂重现在脑海中,然而自己的理想却有一次破灭,此时,阿Q乂用精神安慰法来宽慰自己,并利用统治阶级的思想来发泄仇恨,殊不知却将自己的姓名赔了进去。从本质上看,又是由“精神胜利法”一线贯穿的,这又是不

6、变的。阿Q对革命党的印象也是这样的,当革命高潮到来时,他的头脑里就出现了威武雄壮的“白盔白甲”,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他的脑海里就呈现出“白盔白甲的碎片”,这是变动的,但他向往革命以后,始终想到“白盔白甲”,直到抓进城里杀头,他还表明要“投”(革命党),这又是不变的。由此出发,鲁迅先生曾断言:“屮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变的要素更多地体现了人物的心理个性,不变的要素更多地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共性。在《阿Q正传》屮,鲁迅应川了艺术性的表达手法解释了阿Q的心理特点,为读者描述了革命的必然意义,也说明了当吋革命的种种局限。

7、阿Q是可悲的,他封建的思想观念与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矛盾对立,这也是造成他命运悲剧的主要诱因。阿Q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正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达到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了国民的劣根性,且这种劣根性是很难消除的。在《阿Q正传》发表之后,很多人都从阿Q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可见阿CJ心理内涵的广泛。参考文献:[1]李自国,肖海涛.浅析《阿Q正传》文题相悖的反讽意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1]郭庆杰.由阿Q人物形象分析《阿Q正传》的悲与喜[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03)•[2]于小植.《阿Q正传》的修辞叙事及

8、其深层寓意[J].社会科学战线.2009(05).[3]常丽纳.另类视角解读《阿Q正传》[J].文学教育(上).2009(09).[4]李文娟.浅析《阿Q正传》中的精神胜利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