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

ID:27580586

大小:6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占诗词1.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诗屮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是:我言秋口胜春朝。(摘诗句屮原话回答)(2)后两句通过描绘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1)“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首句即明确指出自古以来,人们每逄到丫秋天就感叹秋天的寂寞萧索.“自古”和“逢”,极言悲秋的传统看法的时代久远和思路模式的顽固.“我言秋日胜春朝”“我言”,直抒胸臆,态度鲜明,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

2、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秋FI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所以观点是:我言秋日胜春朝.(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答案:(1)我言秋口胜春朝(2)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

3、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丫碧蓝的九霄.【点评】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飞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1.阅读下面

4、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2)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考点】EH:怀占咏史诗•_【分析】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

5、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己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艿志坚定不移.(2)木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

6、析诗可词中的画而,看这画而中是否蕴贪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荠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表达丫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答案:(1)“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2)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参考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奋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査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

7、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1.阅读谭嗣同的《潼关》,完成小题。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分析】本题考奔诗歌阅读.《潼关》是一首谭嗣同14岁时写的诗,该诗是七言绝句.当时他随父亲到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写下此诗.诗人骑马登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