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

ID:28034907

大小:61.6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7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_第1页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_第2页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_第3页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_第4页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摘要:父母支持对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支持、学习目标、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对父母支持的感知依赖于个体怎么去对待自主性与能力发展,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在职业的选择上更注重家庭的目的与意愿,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相对比较低。以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往往把挑战情景视作个体的发展机遇或机会,增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而环境与父母支持间存在交互作用。关键词:职业决策;父母支持;自我效能;学生职业发展作者简介:刘新学,男,河南安阳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特殊教育

2、心理学、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吴地花,女,浙江丽水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生心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SCG357)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吴地花;2011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一一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LB201150),主持人:吴地花。影响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因素研究摘要:父母支持对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支持、学习目标、文化背景等

3、多个方面。对父母支持的感知依赖于个体怎么去对待自主性与能力发展,生活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在职业的选择上更注重家庭的目的与意愿,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相对比较低。以学习目标导向的个体,往往把挑战情景视作个体的发展机遇或机会,增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而环境与父母支持间存在交互作用。关键词:职业决策;父母支持;自我效能;学生职业发展作者简介:刘新学,男,河南安阳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心理学、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吴地花,女,浙江丽水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生心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职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4、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制度供给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SCG357)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吴地花;2011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生职业理想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一一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LB201150),主持人:吴地花。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75-03一、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问题(Betz,2007)[1],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发展(Lentetal,1994)。社会认知职

5、业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高度动态的,其结果是人既受环境影响但同时人也影响环境。因此,有研究指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需要解释职业生涯发展中3个复杂却相互联系的问题:职业兴趣的发展;教育与职业选择;在教育与职业领域的表现与发展。虽然,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Lentetal,2008)[2],但是,这些研究囿于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等方面的问题,得出的结论还缺乏说服力,因此,一些学者指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还远没有被证实。从目前国内外已发表的主要研究文献看,发现大多数文献资料主要集中于个性、职业自我效能感、兴趣等之间的研究。个性的测试工具一般采用

6、大五人格量表,对职业的考量往往选用信度与效度比较好的荷兰职业兴趣测试。但是,这些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很少有研究关注个性与个体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现有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某几种个性特质上,并没有把研究内容放到更广阔的个体背景上,如果未来的研究能够避免这些文献资料的缺陷,将会有助于以新的视野来审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Borgen,Betz,2008)[3]。事实上,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联结很难进行准确的区分(Vondracek,2007)。班杜拉曾指出特别是个体归因与环境因素对个体的改变与发展的影响往往具有双向性(Bandura,1986)。也就是它们之

7、间的影响很难用单向的因果关系来进行准确地描述。由于目前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在将要开展的研究中,从多个方面考察职业决策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一是集中考察学习目标(人为因素)与对父母支持的感知(背景因素)之间在预测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的交互作用。二是通过整合社会认知理论(Lentetal,1994)与认知评价理论(Deci,Ryan,2002),来检测与以父母支持为主的研究间的差异。如果个体或支持的接受者和父母或支持的提供者在对父母的支持行为感知有差异的话,我们就需要考虑不同支持模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感知效应。考察这些感

8、知差异效应,是预测与解释同一现象却带来不同影响的重要原因。二、父母支持对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父母支持是指为主要的看护者提供各种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