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重点

中国史学史重点

ID:28036630

大小: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史学史重点_第1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_第2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_第3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_第4页
中国史学史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史学史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孔子《春秋》的创作,标志了私人著述的出现。从此,史书从官书中解放出来,私人著述的风气随之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对战国时期的学术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属

2、辞,原指遣词造句,此指孔子修《春秋》时,采用一定的书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他根据自己的政治观点,以用词的不同来表达不同的事态和意义。  比事:按年月日顺序把史事排列起来,即“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孔子对鬼神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当然,《春秋》作为一部史书,还存在许多弱点和问题。首先是记事太简单,每条最少一个字,一般十个字,最多45字(定公四年春三月),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八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使人无法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其

3、次是孔子为尊者、亲者讳,不是依据事实而是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二、司马迁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记述了从黄帝——武帝太初年间近三千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组成。共52万6千5百字。尽管五种史体各有渊源,但把这五种体裁有机地结合在一部书中,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备而严密的史体——纪传体,始自司马迁。2.

4、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史料的来源:A、当时流传的先秦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据金建德《司马迁所见书考》云,当有80余种。  B、皇室收藏的文献档案。司马迁所云:“紬石室金匮之书”,其中包括秦残留的文书档案及汉初封王、侯的策命盟誓等。-..C、实地采访和实地调查得来的材料在史料的收集和考辨过程中,他主要奉行两个原则:第一、“考信于六艺”,认为儒经是核实史料可靠性的重要依据。第二、“择其言尤雅者”。对奇异不雅的传说,他一般摒弃不用。3.《史记》是历史和文学统一

5、的典范。  《史记》首先是一部史学名著。书中所有人物事件,都是真人实事,不夸张,不虚构。它是一部实录,一部信史。  《史记》又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作品。司马迁能抓住文学的特点,通过种种艺术加工,忠实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典型,使史学、文学两者结合并统一起来。另外,司马迁还善于运用歌谣、谚语、俗语等穿插在叙述和论赞中,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

6、索历史发展的原因:二、《汉书》的史学成就,这里所说的史学成就是相对于《史记》而言:1.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制全袭《史记》而略有变更,如改“书”为“志”,(如《河渠书》改称《沟洫志》,)“世家”并入“列传”。全书由12本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共百篇,80余万言。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计230年的历史。使一朝一代的历史内容保存得更加完备。可以总结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有利于为后代治国者提供借鉴。后来历代正史基本沿用《汉书》的编纂方法,形

7、成了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形式,颇受统治者的欢迎。《汉书》的体裁,是对《史记》的继承,又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创造,以后历代修史者对此沿用不改。这意味着班固创立的断代史体裁,恰恰符合中国专制社会演进久远行程中皇朝更迭的周期性特点,所以才被相继沿用垂2000年。2.扩大了记载范围,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充发展而来,记事内容比八书更丰富、完备。同时创设了《地理志》,上至禹化九州,下至秦汉郡县封国的建置由来和变革及西汉的领土面积,郡县户口、重要物产等都有详载。《食货志》也

8、是班固创立。系统地记述从西周以至莽朝的农政、钱法,是研究西汉经济史的重要史料。《艺文志》是根据《七略》而创立的。反映了西汉官府藏书的情况及各个学派的源流、盛衰。五行志  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保存了大量有用的文献资料,如《董仲舒传》中全文收录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有董仲舒“限民名田说”。其他如贾谊的“治安策”、“论积贮疏”,晁错的“教太子疏”。“言兵事疏”“募民徙塞下疏”等均录入本传。研究司马谈父子的重要资料《论六家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