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要点

中国史学史要点

ID:28532727

大小:7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1

中国史学史要点_第1页
中国史学史要点_第2页
中国史学史要点_第3页
中国史学史要点_第4页
中国史学史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史学史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史学史1、《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3、春秋时期以语类即以记语为主的史著:《国语》、《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4、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5、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6、东汉时已经有《起居注》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论和行动。7、后世注释《史记》的,主要由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被后人称作是“《史记》三家注”。8、《汉书》在编撰方法上,首创了纪传体

2、断代史。11、南北朝时期,撰写三国史的史家及史著分别是:曹魏有王沈的《魏书》和鱼豢的《魏略》。吴国韦昭的《吴书》。蜀国王崇的《蜀书》和谯周的《蜀本纪》等。将三国历史合为一书的是陈寿的《三国志》。13、地方史志代表作是东晋常璩的12卷《华阳国志》。民族史代表作是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和魏收的《魏书》。14、裴松之《三国志注》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被称为“四大名注”。15、《水经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

3、作的一种新形式,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16、《洛阳伽蓝记》,杨炫之著,北魏北平人。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该书共5卷。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18、隋在秘书省下设著作曹和太史曹。著作曹是主要的修史机构,设有著作郎二人、著作佐郎八人,炀帝时,佐郎增为十二人。19、官方修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北魏曾经设立史局,由宰相监修国史;北齐改修史局为史馆,“史馆之名自此有也”。隋文帝时禁止私家撰史,国史的修订就有政府来包办。虽然没有设馆修史,却为唐代设馆修史制度定下方向。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

4、李渊根据令狐德棻的建议,诏修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对修史机构作了重大改革,正式设立史馆。21、《史通》由刘知几编写,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弛张》《纰缪》、三篇;外篇十三篇。在史书编纂体例方面,作者有“六家二体”之说:“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23、《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编撰,他将《食货典》立于卷首,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在史学上创立了新的史体——典制体的通史体裁。《通典》

5、、《通志》、《文献通考》,被合称为“三通”。24、“十通”是指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瑞临《文献通考》、宋白《续通典》、王圻《续文献通考》、乾隆时官修成了《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又官修《清通典》、《清通志》和《清文献通考》、1921年刘锦藻又撰成《清续文献通考》。25、宋代修史机构主要有实录院、起居院、玉牒所、日历所、国史院、会要所和时政记房等。26、《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当时及后世学者的注、考、续、仿之作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为一种专门的“通鉴学”。27、宋代纪传体通史主要代表作是南宋郑樵撰写的《通志》一书。该书的精华在于在“二十略”.上,其中属郑樵首创

6、的有“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八略。28、袁枢《通奸纪事本末》问世后,后世续、仿之书很多,逐渐形成一个纪事本末史书体系。该史体也因此而与纪传、编年并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三大体裁。29、南宋理学家兼史学家朱熹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为蓝本,略更其体例而著《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创立了中国史学史上又一种新的史体——纲目体。30、马端临《文献通考》不是为续《通典》而作,它也是从上古记起,止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全书共348卷,分成二十四门。其中十九门是《通典》原有的,而《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考为新增。再如学校

7、,《通典》仅在《选举典》中讲到它,正史中从未立过学校志。《通考》专立《学校考》这个新门类,实际是一部系统教育史。31、《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由明成祖永乐时解缙等人奉敕编修。32、谈迁(1594-1658)的《国榷》,本书记载从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诞生,至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入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为止的三百一十七年间的历史。34、《剑桥中国明代史》中称“王世贞是16世纪的杰出学者和批评的历史著作这个新趋势的富于创造力的代表”。著有《弇山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