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

ID:28068437

大小:255.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_第1页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_第2页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_第3页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_第4页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履带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空作业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分析抗倾覆稳定性是高空作业车的基本安全性能之一。巾于高空作业车在工作时所受的载荷情况复杂,需要找出一种比较方便计算且能充分考虑到各种载荷作用关系的间接校核方法进行验证。目前我国对ft空作业机械有4种校核方法:岛空车国家标准校核方法、起重机校核方法、平台消防车校核方法、ISO国际标准方法。本高空作业车将以流动式起重机的标准(GB/T19924-2005/IS04305:1991)力基础,结合其他方法提出一种既合理又实川的分析方法,以满足该高空作业车抗倾覆稳定性的校核条件。1高空作业车受力分析高空作业车的一个或多个受力构件失去保持稳定平衡的能力,

2、称为高空作业车的失稳,产生的原因有工作斗过重、支撑面倾斜或风力等一个或多个因素造成的。在分析本车抗倾覆稳定性之前了解机械本身的受力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图1为本车结构示意图,除了受到本身各个部件的重力、风力(有风工况)及工作人员自重之外还要受到惯性力。为了研究高空作业车的承载能力,获取其极限位置的工况,往往将自身重力视为稳定力,外界受力视为倾覆力。LdLZFd图1岛空作业车结构示意图1-工作斗,2-上臂,3-下臂,4-履带地盘2高空作业车倾翻线的确定高空作业车失稳倾覆吋的倾翻线是由其支腿尺寸确定的,在相邻支腿连线构成的梯形中,离重心距离最短的那一条边即为倾翻线。图2为高空

3、作业车底盘支腿伸出位置图,支腿支撑点之间的连线为倾翻线。图2岛空作业车底盘支腿伸出位S图1-支腿,2-回转支撑3高空作业车抗倾覆稳定性的计算借鉴起重机设计规范中关于流动式起重机稳定性计算的方法对高空作业车的抗倾覆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工作状态的不同,分为无风静载、有风动载、非工作状态3种状态。3.1无风静载在无风静载工况下采用“稳定系数法”进行分析,既稳定系数K等于倾覆线内侧的稳定力矩Ms与倾覆线外侧的倾覆力矩Mt的比值,K=MS/Mto当K=1时为临界值;当K>1时,为稳定值;当K<1时为失稳值。根据本车情况,本车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为:G丄-GxLx+GsLs+

4、GdLd式巾K一稳定性系数;Ms一倾覆线内侧的稳定力矩;Mt—倾覆线外侧的倾覆力矩;Gz_底盘、支腿及回转机构重力;Gx一下竹重力;Gs一上臂重量;Gd—工作斗及载重;Lz—车体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Lx—下臂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U—上忾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Ld—工作斗及载重重心与倾覆线之间的距离;3.2有风动载严格来说,高空作业车的动态稳定分析应该采用震动理论瞬时平衡的方法来研究。但考虑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计算比较a杂。因此从实用性方面考虑,本车研究借鉴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方法对高空作业车的动态稳定性进行计算,并沿用“稳定系数法”进行理论公式的推导,在原有的

5、稳定性函数的基础上加上水平方向上的载荷(风力、惯性力)即可。由此推导出的高空作业车的动态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公式为G_L:ga+ga+ga+2>/?2+w'(2)式屮Fd_风力;Hd—工作斗中心与地而之间的距离;R—上下臂长度;n—举升转速。3.3非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高空作业车在非工作状态下上下竹处于收回状态,所有部件的重心都在底盘在地面投影的面域内,在水平地面上安企可靠,不用考虑抗倾覆稳定性。自行走过程中,在有坡度的路而上时,计算某抗倾覆稳定性。图3为高空作业车在有坡度地而时的受力图。F为底盘牵引力,G为整车总重力,其他受力未在图中标示。分解a坡度受力公式F=Gs'ma+

6、mA(3)式中A—整车爬坡时的加速度根据底盘参数得知,底盘总承载能力力3.5t,爬坡度为30°。在行走过程巾,坡度不大于30°时,不会发生倾覆。若静载放置在有坡度的路面时,若保证不倾翻满足以下计算Gsina^h>Gcosa^la

7、500H600Ld(mm)5300Gd(N)2000t60*30根据本车现有数据对其进行3种状况验证分析,可以得出在极限位賈时的抗倾覆稳定性;无风静载K=2.36>1«空作业车稳定,有风动载K=1.84>1商空作业车稳定。非工作状态时保证稳定性的爬坡度①行走过程a<30°②静载坡度面时a<22.6o图4高空作业车危险工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