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ID:28088847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_第1页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_第2页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_第3页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占劲松1杨斌1宋建新2(1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谷城441700)(2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目的观察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肝脏纤维化及肝癌发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年12月,于我院住院至少3次或3次以上的HBV感染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4例,抗病毒治疗对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癌发牛的影响。所有分析对象是均接受约2年的随访(包括2年内死于肝癌的患者)。其中勇92例。女32例。124例患者中71例患者接受连续2年

2、及以上的抗病毒治疗和护肝软肝治疗,53例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但接受护肝软肝治疗。结果接受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71例患者肝纤维化的变化稈度较5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明显减轻。5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中,2年中15例被确诊为肝癌,发牛率为28.3%(15/53);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71例患者中,19例被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牛率为26.76%(19/71)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849)o结论核昔类似物对HBV感染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助于减慢肝脏纤维化进程,但不能降低肝纤维化向肝癌的发展。【关键词】慢性乙型

3、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核昔类似物血清肝纤堆化指标【中图分类号】R6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J752(2012)20-0032-02我国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患者发牛肝纤维化,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2]。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是延缓肝硬化的发牛、彻底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3],但近期有研究发现,核苻类似物对HBV感染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不能降低肝癌的发牛但可减轻肝脏纤维化改变[4]。故回顾性

4、分析我院住院部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明确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失代偿肝便化患者肝脏纤维化及肝癌发生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09年3月・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至少3次或3次以上的HBV感染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4例,其中男92例。女32例。124例患者中71例患者接受连续2年及以上的抗病毒治疗和护肝软肝治疗,53例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但接受护肝软肝治疗。肝便化的筛选和排除依据均按照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进行[5],肝癌的诊断按照2009《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5、诊断标准进行[6]。随访时间2年为随访终点,接受核昔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如出现耐药,均及时换用新核昔药物及联合应用核昔类药物,其中包括2年内死于肝癌及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患者基本上由于经济原因而未服用抗病毒药物。1.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肝癌发生率,并观察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III型前胶原PClII)o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按率的比较进行卡方检验。使用SPSS对计量及技术资料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

6、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肝癌发生率的比较,结果见表1,53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中,2年中15例被确诊为肝癌,发生率为28.3%(15/53);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71例患者中,19例被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26.76%(19/71),其中抗病毒组肝癌发生率稍低于未抗病毒组,但P>0.05,无统计学差异。表1•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癌发生率比较2.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值通过表2我们发现失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的患者其肝纤维化治疗的变

7、化值明显小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o表2.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值比较(治疗后•治疗前)(χ-±S)3•讨论经过对1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资料分析发现抗病壽治疗可以明显减缓肝纤维化发展的速度,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7]。本研究结果示抗病毒组肝癌发生率为26.76%,而未抗病毒组肝癌发生率为28.3%,尽管抗病毒组发生率稍低于未抗病毒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也就是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减少失代偿期肝便化患者肝癌的发生,和相关研究结果

8、相似[4]。虽然抗病毒治疗可减缓肝脏纤维化的发展速度,但并不能减少肝癌发生率,考虑可能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脏小叶结构破坏导致肝癌发生。故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该积极纳入肝癌的检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生存率及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