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

ID:28131303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_第1页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_第2页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历史课教学要立足于客观性广丙北流市六麻镇初级中学陈广荣历史讲的是过去发生的事物,着眼点却是现实与未来,是引导青少年一代向前。鲁迅先生说:“读史可以知今,治史有助于研究现状。”全H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如何使历史这门古老的学问焕发青春,充满激情与活力?赋予历史讲授以现实意义,这是一个久远而常新的课题,做法很多。这

2、里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1精心设计导言和小结,激发学习兴趣“遍地是黄金,只要明眼人。”在教师的知识海洋中,由于阅读这一源源不断的潺潺小溪,充实着思想的江河,教科书越来越成为愈来愈小的一滴。他从H常生活中,从各种书刊,资料甚至广告词中信手拈来大量的实例,像层层剥笋,如水到渠成,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语)。如在上《甲午中H战争》一课时,教师链接曰木前首相小呆不顾中韩等亚洲

3、各国人民的感受,先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有关资料,联系日木人一向尊崇实力,傲视其他亚洲人的民族心态,提问这是为什么?激起学生探究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求答案,收“课伊始,趣己生”的功效。小结时,教师指岀:往者已矣,来者如何?中华民族如何以自强、自重、理性、自爱来赢得他人的尊重?收“课结束,趣犹存”的功效。2有目的地扩充史料,使讲授更翔实,更富于生活情趣和时代气息历史罗万象,要使它呼应现实,必须在史料的选择上赋予时代气息。法国历史学家雷蒙·阿隆说:“历史的选择是以现在向过去提出

4、的问题为指导的。”历史教学应当讲那些能启迪学生心智并富有教育意义的东丙。如在讲“蔡伦改进造纸术”这一内容吋,教师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今天人们大力提侣使用再生纸有什么意义?链接资料: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公斤,节约木材3立方米,节煤1.2吨,节电600度,节水100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减少75豫的空气污染,35豫的水污染,减少40豫的能源消耗,学生顺水推舟得出结论: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冇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

5、发展观点。3反思历史,推陈出新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借鉴往昔的精神,开创未来。历史事实不能修正,但对它的认识,对它的价值判断,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萨拉热窝事件为例,过去有人认为,不论有没有这一突发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会爆发,因而对其严重性估计不足。事实上,一场世界人战的爆发固然冇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导火线的严重危害不可低估,更不可把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人类社会在每个历史吋期和发展阶段都奋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在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反对搞暗杀等恐怖活动应是共同的准则。因此,在

6、学习这段历史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更要引起我们对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的高度重视和警惕。4从历史经验中得到启示,使后来者的步伐迈得更为稳健历史给人智慧。我们以往的历史实践,成功的提供经验,失败的留下教训,使后人少走或不走弯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要兴旺发达,必须懂得自身的历史。例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吋期,总结出三大法宝,即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凡是坚持这三条经验的,革命就胜利,事业就发展,反之就失败、就挫折。又如,“文化大

7、革命”给我们的教训有:反对个人迷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再如,近五百年来,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重视体制创新,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4,提高综合国力,拥奋科技创新能力等,既是英美德日等国家崛起为大国的经验,又给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以有益的启迪,并从中做出理性的选择。5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历史不能坐井观天,而应着眼于人类命运、祖国前途,着眼于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8、进行了革命与反革命、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起新中国。它昭示我们: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历史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长河中发展的。历史教学应立足过去,呼应现实,为明天开拓道路和指示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