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ID:28338471

大小:15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9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初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示,对自己的学习观重新思考。2.熟读精思,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作品的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反复品位,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3.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4.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创造学思想录》2课时《成功》1课时《学问与智慧》2课时《论美》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专题

2、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三、教学设计:资料本单元的阅读教学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名家名作,虽然都与治学相关,但是视野不同,角度不一,语言风格也不相同。宜让学生基本通其大义,个别难懂之处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对关键意思展开思考。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当掌握“反刍”这种有效的读书方法,边读书边思考,对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反复品味,直至得其精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然,“反刍”式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一遍又一遍简单的重复与叠加,而应当是随着读书遍数的增加,对作品理解和思考的逐步加深。第一遍的读,可以以读通、理解作品为目的;第二遍的读则应当品味作者的结构与语言;第三

3、遍还可以进一步的对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第四遍则可以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类型的文章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总之,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分阶段的制定自己的读书目的,“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每读一遍,你都可能会有全新的感受。其次,应当重视在生活实际中锻炼自己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活的关系,美貌与美德的关系……而所有的这些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来,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此类的相互关系与矛盾。“生活无处不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第三、拓宽自己的阅读面。通过对同类作品的阅读与比较,

4、体会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现风格;在阅读中体会“泛读”与“精读”,加强自己的“反刍”能力。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特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资料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和七八年级的单元相比具有怎样的特点?思考、讨论第二块:确定单元学习方法: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复习七八年级曾经学习过的种种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的读书方法,本册书中的圈点勾画读书的具体要求)回顾、复习2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制定计划第三块:学

5、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资料1出示评价内容:1、你有自己的专题吗?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4、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自我反馈2小结:自我小结第10课创造学思想录学习目标1、学会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哲理2.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文分析:放松人们对重大的事情态度严肃,但事事都板着脸孔则无此必要。猴子完全可以作出一副俨然像声誉卓著的学者一般的严肃表情,但是猴子之所以看上去严肃,是因为它觉得痒痒。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形象细致的描绘,猴子那种严肃的形象与下文的猴子觉得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在轻松

6、中明白事事板着面孔是没必要的。◆资料按照古代寓言书的记载,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死结,谁就注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后来轮到亚历山大来试一试。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后来他说:“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解结规则。”他拔出剑来将结劈为两半。他成了亚洲王。多问几个假若  经常问自己离奇的问题。如果怎么怎么样,会怎么怎么着。如果动物变得比人的智慧还要高,会怎么怎么样?如果高速公路依不同车速限制分别做成蓝色、红色而不是清一色的黑色怎样呢?如果男人生孩子会怎么样呢?这类问题可以扩展你的思路并导致新的观念。使用你的想象力  幼年时,不论

7、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在培养激发你的想象力。渐渐地你长大了,人们会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正如毕加索所说:“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每一种文化、工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