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ID:29034593

大小:1.09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知识系统构建必背要语1.测交是指F1与隐性亲本的杂交。测交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同时证明了等位基因的分离。2.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3.正确选用实验材料、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科学设计实验程序,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一个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自由组合。5.伴X染色体

2、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有:(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3)交叉遗传。6.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时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7.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8.单倍体育种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其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 基因、性状等概念间的相互

3、联系例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 A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A错误;杂种后代中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故B正确;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纯合紫花和杂合紫花,故C正确;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D正确。整合二 巧记F2中异常分离比的变形比例及其成因1.基因分离比异常的分析异常情况基因型

4、说明杂合子自交异常分离比显性纯合致死1AA(致死)、2Aa、1aa2∶1隐性纯合致死1AA、2Aa、aa(致死)3∶02.基因自由组合时出现的异常分离比自由组合定律的9∶3∶3∶1的变式总结F1(AaBb)自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9∶7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9∶3∶4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或9∶6∶1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12∶3∶1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5、其余正常表现或13∶3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或1∶4∶6∶4∶1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                   例2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B.3∶1、

6、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答案 A解析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只有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才表现为自由组合,F2典型的性状分离比是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1(双隐)。由9∶7的比例可以看出,“双显”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表现出另一种表现型,由于F1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相等的四种,所以两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1∶3;由9∶6∶1的比例可以看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表现出了一种表现型,其他仍正常表现,由于F1测交后代基因型不变,表现型比例为1∶

7、2∶1;由15∶1可以看出,典型比例中“9(双显)∶3(一显一隐)∶3(一隐一显)”都是表现相同的一种性状,只有含有双隐性纯合基因时才表现为另一种性状,因此,F1测交后代中的表现型比例为3∶1。整合三 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①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形式。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

8、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③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④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关联。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