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

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

ID:29047553

大小:7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 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子的构成》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表。2、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来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3、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学习任务一:原子的构成:1、看书45页回答:①化学之父是,他提出了论断。②改写上述论断的是,他发现了电子,说明离开化学反应,原子是的。2、①设置的西瓜模型,缺点是没有发现。②用〆粒子轰击金箔,〆粒子

2、的特点、、。产生的现象、、。为什么产生上述现象?质子(+)原子核(+)3、原子核外电子(-)中子(不带电)思考:叫原子核;原子核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子的质量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核电荷数==学习任务二:原子中的电子看书47页,回答:1、电子的分层排布:①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②能量低的离核,能量高的离核;不同的原子,含有的数不同。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的含义:26+8表示:表示:表示: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决定。稳定结构是指。阳离子:4、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阴离子:5、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者之间的关系:二

3、、自主体验: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B.原子C.质子D.电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钠离子B、氯离子失去电子后变成氯原子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4、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m表示,m的值为,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能量最低的电子数有个,它位于第层,能量最高的电子数有个,它位于第层,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失去)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5、在Na+S2-Mg2+Cl-Al中,其中属于原子的有,属于阳离子的有,属于阴离子的有,

4、属于稳定结构的有。6、以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怎样构成原子?7、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3个钠离子。8、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的核内有个中子,核外有个电子。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是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汤姆生发现了原

5、子中的电子,这在当时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但由于受到那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理论中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按照目前初中阶段你学的原子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道尔顿的原子论存在的缺陷是;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2)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质量较大C.原子核带有正电D.核外电子带有负电(3)通过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回顾),你对科学的发展有哪些感想?反思:《原子的构成》课题的教学,教材编排上是叙述性的,很抽象。通过查阅了一些资料,决定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

6、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虽然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枯燥的,但由于事先灵活地组织好了教学素材,创设的教学情景,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教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教师讲解为主改为学生探究为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原子的结构,单靠教师在课堂讲解,学生很难在脑海里形成原子结构模型。因此听着是懂了,但遗忘得也快。为了克服这一点,课堂上运用影像资料、动画模拟、史料佐证来创设情景,阶段性地逐步启示学生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把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

7、,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本人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非常重要,有问题才能创设探究的情景,通过探究活动才能发现知识,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地过程中学生才能学习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认为在教学中有几点需要研究、探讨:⒈本节课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在老师设计的“圈套”中进行的。这样处理的原因主要在考虑到时间的限制。本人最初的设计是:先让学生在课余查找一些人类认识原子的结构的史料,感知前人认识原子的历史,事先做一些辅垫。再在课堂上利用动画启示,教学也许更顺畅一些。但农村中学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