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

ID:29801111

大小:83.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12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做、行动)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的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活动(观念变为现实)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的存在变为的存在,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愿望、计划变成现实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形式P43(2)特点A(不是主观的思维活动)这首先是由决定的a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人(体力与脑力的结合体)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如仪器)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b实践的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受到的制约B(不是消极、本能活动)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

2、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实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C(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a社会性:实践活动不是,而是。b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1)实践是认识的因为:(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因为: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3)实践是检验因为:(4)实践是认识的因为: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8年物价涨幅目标控制在4、8%左右。这个指标创出最近5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在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在8%左右。这表明()A、实践

3、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③工人做工④教师讲课⑤学生学习⑥经济体制改变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A、①②③④⑥B、①③④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⑥⑦3、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具有客观物质性,因而实践是客观的②实践是一种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实践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④实践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⑤实践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A、①②③

4、④B、①③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⑥4、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体现的哲理是()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②理论与实践应该相结合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读书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②③④5、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又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沃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引下,我们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据此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A、科学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B、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C、认识是

5、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6、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B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已不再存在C人的实践活动日益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产物7、“知识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导性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青年学生应树立科技意识,因为()(1)科学试验以精确认识自然界为直接目的(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3)科学技术是

6、第一生产力(4)科学技术的作用只有通过人才才能发挥出来(5)实践主体是智力与脑力的统一A(1)(2)(3)(4)B(2)(3)(4)(5)C(3)(4)(5)D(1)(3)(4)8、鲁滨逊流落到荒岛上一心想回陆地,于是找到了岛上最大的一棵树,制成独木舟,但他一个人无力把它搬入大海。他制作独木舟的活动是否属于实践活动,有无社会性?正确的回答是()A是实践活动,但无社会性,因为它是独立的个人活动B不是实践活动,它不过是人的求生本能的表现C是实践活动,也具有社会性,因为制作独木舟的工具和技能都是社会赋予的D不是实践活动,因为他已经远离社会,回归自然9、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

7、认为寓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历史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D实践的主观性10、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1)蜜蜂酿蜜(2)教师讲课(3)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4)鹦鹉学舌(5)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6)经济体制改革(7)修身养性A(1)(2)(3)B(2)(5)(6)C(3)(4)(5)D(5)(6)(7)11、马克思说:“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说明()A思想观念不能说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