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

ID:29239475

大小:1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歌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歌词三首》教学设计歌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欣赏这三首歌词。  2.体会歌词中体现的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  1.欣赏这三首歌词。  2.体会歌词中体现的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歌词,熟悉歌词的内容,体会歌词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写歌词评析,真正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    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歌词。要求讲出点理由,自由交流作答。今天,我们来学习《歌词三首

2、》。(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1,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我的中国心》作者是黄霜。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是晓光。    《黄河颂》作者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创作有《黄河大合唱》。  要求:了解作者。二、自主学习    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

3、为好的词、句、段。        3.学习《我的中国心》并思考。’    (1)这首歌表现了什么主题?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2)“河山只在我梦萦”,一个“只”字,体现了什么感情?和“虽然”相互应的词是哪一个?“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有什么象征意义?        (3)歌词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怎样划分?每层的意思是什么?    4.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思考讨论。        (1)这首歌在演唱时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        (2)这首歌共三段,分别歌唱了什么?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

4、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萦绕求求霑烙炊烟穗梳妆澜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学习《我的中国心》。        明确:(“中国心”在歌词中是一个反复吟唱的“主题词”。人有国籍之分,并无心分国籍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这一说法,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

5、片深情。通过一位海外游子的诉说,刻画了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对祖国的企盼和向往。“依然”和“虽然”相呼应。“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象征意义: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    分为3层。       第1—4行:海外赤子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第5~12行:祖国永远在海外赤子的心中。    第13—16行:海外赤子爱国之心永远不变。)    3.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    明确:(通过对家乡充满希望的田野的赞美,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歌颂了新生活,歌颂了新时代.。    分别歌唱了家乡、理想、未来。)  

6、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进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生在全班交流。)  5.重点研讨《黄河颂》。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哪些句子描写了黄河的形象?  ②写黄河的动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把黄河的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请找出来。  ③你是怎样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②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  ③是指不畏艰难险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气魄。)五、欣赏评价  1

7、.自由欣赏三段音乐。  2.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首歌,为什么?小组内交流。  3.组织交流评价,部分同学谈感受。六、梳理巩固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即可。)七、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无时间可不进行。)《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延移延伸”部分。八、布置作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阅读理解”部分。板书设计    歌词三首    1.欣赏歌词。    2.体会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