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ID:29440849

大小:369.04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12-19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_第1页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_第2页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_第3页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_第4页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史讲稿李元光西南民族大学社科部96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第二节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第二章殷周春秋哲学思想的萌芽和发展第一节殷周春秋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节《周易》的哲学思想第三节老于哲学第四节孔子哲学第五节春秋后期的《孙子兵法》第六节墨于哲学第三章战国的百家争鸣第一节战国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庄子哲学第三节孟子哲学第四节名家惠施和公孙龙第五节先秦子学总结家荀子第六节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第四章两汉经学第一节两汉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经学大师董仲舒第三节扬雄、桓谭的哲学思想第四节无神论哲学家王充

2、第六章隋唐的儒道佛第一节隋唐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韩愈的哲学思想第三节慧能的禅宗哲学,第四节柳宗元和刘禹杨的哲学思想第七章宋明的理学和心学第一节宋明社会状况和哲学思想概述第二节张载的哲学思想96第三节理学大师朱熹第四节陆九渊的哲学思想第五节心学家王守仁参考书目:《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友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肖萋父、李锦全,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哲学史教学背资料选辑》(上下册)中化书局,1981年96第一章绪论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创造

3、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饱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遗产。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中国传统哲学既独特又博大,既平易又高深。它的核心是人生观而不是宇宙观,它的侧重点是社会观而不是自然观。它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人”。中国哲人辈出,诸子纷立。中国哲学典籍浩繁,是思想宝库中的珍品。第一节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史?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人们对自然界的发生、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叫做自然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发生、发展、本质、规律的

4、认识,叫做社会历史观;人们对自身思维的产生、发展、本质、规律的认识,叫做逻辑学。所以,哲学之分为三大部: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把人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自然观、历史观和逻辑学概括起来,就是哲学史。中华民族自古到今整个的认识史,也就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哲学史就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历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中国哲学以华夏民族的认识史为起点,源远流长,已有近3000年的发展历史。二、哲学在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发端于西方,作为一个名词翻译于日本,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无哲学,现在已无争论。但在近世以前,中国没有哲学这个学科也是不争的事实。原始公社后

5、期(约公元前21世纪),游徙于黄河流域的各氏族部落,为原居于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所统一。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经夏、商、周三代,黄河中下游的夏人、商人、周人和其他部落长期共处,华夏族逐渐形成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互相兼并,秦、楚、齐、魏、赵、燕、韩等大国成为东西南北各族密切联系的中心,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更加广泛而频繁。至秦汉时期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汉代以后,华夏族称汉族。所以,中国哲学是以华夏民族(汉族)的认识史为起点,以华夏民族为主体而逐渐发展的。它大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成形于春秋末

6、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96早在2500年前,就有闻名世界的老子、孔于及其系统的哲学思想。从老子、孔子到孙中山、毛泽东,涌现出了大批重要的杰出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代表中华民族认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体现着中华民族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哲学起源于宗教,世界各国无一例外。中国哲学起源于原始宗教。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不理解自然现象和自身的构造,产生了自发的原始宗教,标志着人类开始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原始社会,只有宗教而没有哲学。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奴隶主贵族把原始宗教改造成为论证其统治合理性的工具,因而自发的宗

7、教变成了人为的宗教,有了宗教神学。封建社会后,宗教在封建统治各的支持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世界性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成为统治者手中的精神武器,也有了宗教哲学。如中国就有了道教哲学、佛教哲学等。宗教也促进了哲学的发展。因此,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也和宗教发展史有着密切关系。第二节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是同中国汁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而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的。一、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中国哲学史,在学术传统上经历了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

8、学、清代朴(实)学、近代新学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主要的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的“掘地天通”:冯友兰讲:“人在原始社会,当智识初开,多以为宇宙间事物皆有神统治。”(29页)“掘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