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

ID:29553187

大小:64.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要点 岳麓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结构图解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1.背景①建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成为当务之急。②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A.土地改革;B.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C.合理调整工商业。2.路线方针⑴1953年过度时期总路线: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⑵“一五”计划(1953—1957)中国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195

2、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⑶初步成就①全国工业产值783.9亿元,比1952年增长128.5%,超过原计划的21%。¡       ②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原因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方式⑴对农业——生产合作社⑵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1956年中共八大⑴分析了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

3、制度已经确立,阶级关系已发生变化,因此主要矛盾必然发生变化。⑵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⑶指出了主要任务:尽快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即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失误⑴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破坏。⑵1966—1976年“文革”严重破坏经济建设。3.调整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

4、高”方针。4.经验教训⑴必须坚持事实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客观规律。⑵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⑶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⑷在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集中发展生产力。⑸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什么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到1957年,一五计划的经济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也就是说,在1957年以前,一五计划经济指标就已经完成了。所以说是“提前完成”。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建投资额

5、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

6、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大跃进时代农民大炼钢铁诗一、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二、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三、千军竞发兵三路,万马齐嘶震九天。遽看移山填海去,好将奇迹谱新篇。四、恍如天上非人间,一幅宏图仔细看。老母亦知形势好,亲扶拐杖上排山。 五、前日农民昨日工,今朝工转复农民。漫道人生多变化,须知工农是联盟。 六、炉火纯青剩冷灰,一声令下转家来。可怜破釜沉舟去,今

7、日空拳赤手回!“大跃进”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值得注意的有六个数字。  第一个是《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这是官方正式公布的数字。但是只统计了一九六〇年减少人口一千万。  第二个是中科院的报告的数字(这个报告我没看到,是别人引用的)。大概是一个关于国情问题的报告,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人口,讲到“大跃进”非正常死亡人口,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三年,减少人口一千五百万。统计口径大于《中国统计年鉴》。  第三个数字出自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蒋正华教授(曾任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统计的口径更大了,从一九

8、五八年到一九六三年六年时间,非正常死亡人口是一千六百九十七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