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ID:2967325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孙权劝学课题孙权劝学课型新授日期:教材地位《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单元是“名人”单元,涉及古今中外九位名人的故事。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从古代名人角度展现孙权“善于劝说”,吕蒙“积极改进”。同时和《伤仲永》形成对比,以鲜明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后天教育”,学习的重要性,增强教育效果。学情分析根据教育改革——未来中考将要考试课外文言文这种新的形势,为此,加强课外文言文的训练势在必行,所

2、以,我利用课内文言文作为训练契机,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在学生反复朗读和自学的过程中,感悟文中三位人物性格特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这一道理。当然作为初一学生,学过的文言文篇目不多,文言知识积累还不是很深厚,所以教师的提示指导还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逐步领会文意;2.学生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谓……曰、当涂、辞、治、博士、但、涉猎、见、益、就、孰若)及特殊句式(蒙辞以军中多务);3.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了解《资治通鉴》。

3、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充分调动知识储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进行自学互学,理解疏通文意;2.通过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并依次对人物形象做出准确的评价;3.在理解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悟文章阐释的道理:学习很重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故事,以史为鉴,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实词:谓……曰、当涂、辞、治、博士、但、涉猎、见、益、就、孰若。一词多义:以、就

4、、辞;2.感知、理解文章内容,对人物形象做出评价;3.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难点:1.充分调动知识储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疏通文意;2.学生归纳积累文言知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新授(一)阅读文章,疏通文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涉及历史人物,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根据语感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整体感知文意并能给文章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查阅注释及工具书,通过自学深入理解文意,正确断句播放视频“刮目相看”的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就出自于今天我们要学的文

5、章《孙权劝学》。1.要求:学生看白文(板书)提问:通过题目你觉得文章会将一个什么故事?提问:你发现黑板上的文章有什么特点?2.一读白文:要求:学生阅读黑板上白文提问:你觉得文中讲述了几个人物?教师用横线画出这几个人进行了怎样的对话?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3.二读白文要求:请同学们凭借语感给这篇文章试着断句提示:(1).人物对话的标志是“曰”;(2).语句结尾一般是什么词?(语气词:邪、耳、乎……)教师巡视找若干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他们划得究竟对不对呢?2.三读白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或者查字典一边理解意思,一边在给文章断句4.要求

6、:学生说对文章的理解,教师指导:①断句②特殊词语,学生总结归纳实词:(圆圈在学案上)谓……曰、当涂、辞、治、但、涉猎、见、益、就、孰若……观看了解猜测回答自读试断句学生展示试译并断句学生交流评点,补充纠正及时记录正确的(二)研读文章,探究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互助习惯检验学习效果反复诵读为后面分析文章做好铺垫利用成语为引子,逐步设疑,带领学生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重点讲“所益”“注意:重点讲“孰若”虚词:(三角在学案上)以一词多义:(归纳总结在学案表格中)以、辞、就5.疏通文意要求:同桌之间一个说

7、原文,一个说译文,互相帮助,理顺一遍译文要求:找几个学生将全文的准确译文说一遍6.巩固、检测文意:解词和译文7.四读原文:出示原文要求:学生结合标点有感情的自读两遍原文齐读一遍原文过渡: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悟其中的道理。1.从这篇短文中,我们提炼出两个成语:一个是“吴下阿蒙”一个是“刮目相看”。它们都是什么意思?2.提问:你能够用这两个成语写出一句话吗?答案预设:才疏学浅的“吴下阿蒙”为什么令鲁肃“刮目相待”?用原文中的话说“蒙乃是就学”3.吕蒙能够学习,谁起了重

8、要作用?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巩固疏通文意完成互判自读齐读学生回答试着回答答案预设:他听了孙权的劝告,始就学。答案预设:孙权4.孙权为什么要劝他学习?5.孙权是怎么劝的?请从文中找出孙权劝学的句子来做具体分析。追问:劝了几次?追问:第一次劝的结果怎样?用文中的话回答。追问:可见吕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