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

ID:304805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7-20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_第1页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_第2页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_第3页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_第4页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翻译的思考和认识----读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考与试笔》王佐良,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1916年2月12日生。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后进清华大学。抗战后考取公费留英,于1947年秋赴牛津大学研究英国文学。于1949年9月建国前夕回国,应聘到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授。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顾问兼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理事,《外国文学》主编。主要著作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约翰·韦勃斯透的文学声誉》,《英国文学论文集》,《英国文体学论文集》,《中外文学之间》,《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照澜集

2、》1989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王佐良先生的著作《翻译:思考与试笔》一书中收集了王佐良教授历年中所写的一个翻译的文章和优秀著作,在第一部分的思考中,从文体学的角度论述了若干翻译问题,也谈到翻译背后的文化异同问题,并通过观察,集中探讨了几位翻译家的实践,从中看到了译者所处时代、社会和本人思想对于其翻译的影响。对从事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中“新时期的翻译观”一文是王佐良教授研究翻译问题的一个小结。文中提到“中国翻译家传统的三个特点:一是有高度使命感,为了国家民族的需要不辞辛苦地去找重要的书来译;二是不畏难,不怕译难书、大书、成套书;三是做过各种试验:直译,意译,音译,听人口译而

3、下笔直书,等等。从现代看,若干第一流作家都搞过翻译:鲁迅、郭沫若、茅盾、冰心、田汉、曹禺、徐志摩、戴望舒、艾青、卞之琳、冯至、李健吾等等都是。在许多情况下,翻译提高了他们的创作,或者发展了他们的创作。而由于他们也从事翻译,翻译的地位也提高了,出版社比较重视,译者在社会上也取得一定名望。在近代史上由于翻译引起了大的文化潮流和思想运动,如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翻译:思考与试笔》,第2页对翻译理论的新想法,在严复的“信、达、雅”和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以歌谣译歌谣,风格一致;不硬译;上口、顺耳;词汇、句法依口语”的基础上,5王佐良先生提出的翻译标准是“可靠”,“可读”。“可靠”就是忠实,“可

4、读”就是流利。这一提法比较中肯,客观。王佐良先生说翻译时要:一.辨证地看----尽可能地顺译,必要时直译;任何好的译文总是顺译与直译的结合。二.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翻译:思考与试笔》,第3页王佐良先生不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翻译的《培根论说文集》已成经典,迄今为之没有更好的译文可以与之媲美。随意一个句子王佐良先生都可以翻译得既准确贴切,又符合汉语习惯,并且在没有改变原作意思,文体和口气的情况下,用最优美的汉语表达出来。王佐良先生翻译的“温泉胜地”里有一个句子:Thesethingsarenotorious.王把其翻译为“这等丑事,尽人皆知”,既是朗朗上口

5、的汉语,又充分表达出来了notorious的含义,让人钦佩。对于译者,王佐良先生也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为读者着想,看读者关心的是什么,做到译文可靠,可读。二是理解原作。做到这一点并不易,需要言语修养,文化修养各方面的知识,译者要虚心再虚心,不辞辛苦,勤查多问。三是要经常练笔。要从事实小事做起,运用语言不要繁琐,文字要干净,美不在文词,而在文词后面的思想。要语言锐利、新鲜,首先要头脑锐利、新鲜。同时译者还有深刻地体会原作者的思想感情,直至其最细微、最曲折处。”《翻译:思考与试笔》,第4页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关于翻译的风格,王佐良先生说:“适合就是一切。文体学的灵魂在于研究什么样的语

6、言适合什么样的社会场合。译者的任务在于再现原作的面貌和精神;原作是细致说理的,译文也细致说理;原作是高举理想之翼的,译文也高举理想之翼。一篇文章的风格只是作者为表达特定内容而运用语言的个人方式,它与内容是血肉一体,而不是外加的、美化的成分。因此从译文来说,严复的‘信、达、雅’里的‘雅’是没有道理的——原作如不雅,又何谈雅之可言?”《翻译:思考与试笔》,第15-16页关于对等词,王佐良先生说:“某些词在一个语言里有强烈的感情力量,而其等同词在另一语言里却平淡无奇。反过来,也有某一词在原文里近乎套语,而照字面直译到另一语言却显得生动、新鲜,‘雨后春笋’便是一例。人们喜欢谈翻译中‘对等词’5的重要,

7、殊不知真正的对等词应该包括感情力量,背景烘托,新鲜还是陈腐,时髦还是古旧,声调是和谐还是故意不谐律,引起的联想是雅还是俗等等方面的对等,而且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的翻译中,还有比词对词、句对句的对等更重要的通篇的‘神似’问题。这一切使得翻译更为不易,但也正是这一点不易使翻译跳出‘技巧’的范畴而变为一种艺术,使它能那样强烈地吸引着无数世代的有志之士——他们明知其大不易而甘愿为之,而且精益求精,乐此不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