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

ID:30548817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_第1页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_第2页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_第3页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_第4页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  【摘要】本文基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现状,结合公平与效率、需要层次等理论,分析了发展性资助模式存在的困境,探索了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中精神激励引导、资助育人主体、资源配置优化、个性化资助需求的对策,优化了适应贫困生发展的资助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激励引导需求决策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55-02  贫困生的发展是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属性,发展性资助模式是体现发展性资助理念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贫困生发展性资助

2、管理的关键要素,是构建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体系的技术核心。优化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建构是开展贫困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对资助决策有关键性意义。  一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定义  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定义:“指特定贫困生资助理念主导下的一种形式简约、结构明晰、可资效仿的贫困生资助范型”,从激励的视角看,发展性资助的定义,“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笔者认为,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定义是:“6学校着眼于贫困生发展,建立在由学

3、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贫困生资助决策方法,将保障性资助与发展性资助方式结合后,运用‘立体式’资助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都在对发展性资助工作进行探索,对发展性资助的理念与内涵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发展性资助理念有一定的实践,现行的资助方式一般是保障性与发展性资助方式“单线”或“双线”的发展,其中,保障性资助方式包含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困型勤工助学、生活补助、困难补助等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直接资助项目,基本上高校均以所在地最低生活保

4、障为参考依据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其缺陷是,若缺乏引导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等、拿、靠、要”的惰性思想,失去了保障性资助的育人功能。其优点是: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可以基本完成学业;发展性资助方式包含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能力型勤工助学、学习型基金、能力型基金等间接资助项目。其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广泛资助,保障全体学生发展的可能,存在的优点是可以努力实现资助公平最大化与资助效率最大化。  高校基本实现了发展性资助方式与保障性资助方式,实行较多的是“单线”发展,而不是“双线”发展,更不是“立体式”发展,

5、发展性资助方式必须与保障性资助方式相辅相成,且要综合运用科学的发展性模式,在保障贫困生正常学业的同时,促进贫困生发展目标与普通学生发展目标相同,实现贫困生发展的可能,最终达到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均衡。  三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存在的困境  1.精神激励引导淡薄6  资助的过程是育人的过程,高校的资助行为与社会的救助行为是不同的,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都应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完成学生社会化过程。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实行的是“单线”资助方式,缺乏对贫困生的激励与引导,不能做到保障性资助、发展性资助与精神资助三者的“

6、立体”结合。  2.资助育人主体不对称  资助模式的构建需要确保“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保障性资助,实现教育资助公平。“值得资助学生”应获得发展性资助,实现教育资助效率公平,使值得资助的学生从资助体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资助。杜绝当前高校不科学的决策方位,一厢情愿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错位的资助方式导致错位的资助效果,不能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资助模式。  3.资源配置优化欠缺  资助资源包含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在分配中缺乏资助资金管理制度,部分高校不能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执行资助资金进行分配。软件资源的分配,部分高校不能整合部门

7、之间资源,负责勤贷助学的部门往往不是按要求设置为分管领导直接分管的部门,而是部门的科室,就科室的行政权限,往往不能整合校内评优评先、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等各项软指导,往往不能系统、全面地实现各阶段的教育与引导。  4.个性化资助需求决策  在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贫困生的身心6发展具有特殊性,导致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内容均与普通学生的发展不能均衡。资助对象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与普通同学具有一样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低于发展可能或高于发展可能的情况,建立个性化的资助模式,实现贫困生强烈的发展愿望。  四

8、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对策  1.以激励与引导为导向,优化“立体式”资助制度  建立保障性资助方式、发展性资助方式、精神资助方式的三位一体资助模式,以激励与引导为导向,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破除高校现行的“免费午餐”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