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

ID:31000503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_第1页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_第2页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内经》汗证证治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经》汗证证治研讨□熊继柏导读:熊继柏先生是湖湘地区继中医五老(李聪甫、刘炳凡、谭日强、夏度衡、欧阳猗)之后最有名的中医师之一,其对《黄帝内经》的造诣颇为深厚。此文是熊老在中年时代所写,将内经中的汗证分门别类并配以代表方药,读者仔细读后定会对内经中所涉及的汗证有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研习相关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内经》中所载汗证颇多,如魄汗、多汗、灵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绝汗、漏泄等。历代医家研究《内经》汗证,有按五脏分类者,有从病因分类者,有依汗出的表现特点分类者。笔者认为,《内经》之汗证,约可分为以下四类

2、。1・自汗证在《内经》中称为魄汗、多汗。《景岳全书•汗证》说:“自汗者,澈澈然无时,而动作则益甚”。《内经》中的自汗证主要有灵汗、漏汗、灌汗等三种。⑴灵汗:灵,热也;灵汗,即热甚出汗。阳热太盛,蒸发汗津,其汗甚多,又称Z大汗。《素问•举痛论》云:“灵则謄理开,营一卫通,汗人泄。"《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暑,汗《索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甲乙大汗”、“心热病者……丙丁大汗”、“脾热病者……戊己大汗”、“肺热病者……庚辛大汗”、“肾热病者……壬癸大汗”。《素问•疟论》云:“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灵枢•经脉》云:“

3、胃足阳明之脉……温淫汗出”,凡此皆指热甚出汗。张介宾《类经》十六卷释曰:“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腸理开而汗岀。”观仲景《伤寒论》所述阳明实热证之“人热、人汗、人渴”“潮热、手足滋然汗出”;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述暑温证Z“汗大出”等,皆属此类。后世治疗此证,法主清热止汗,i般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⑵漏汗:指外受风邪,又兼体内冇热,风热相迫致汗漏如泄。《灵枢•营卫生会》称Z为漏泄,谓“人有热,饮食卜•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此外伤于风,内开腫理,毛蒸理泄......故命曰漏泄又《索问•风论》载冇“饮酒中风,则为漏风r正,亦以漏汗

4、为主要表现。张介宾说:“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故曰漏风。”漏汗、漏泄、漏风,皆系风袭于表,滕理开疏,汗漏如泄之证,故其汗出多伴恶风,治法亦须疏风固表止汗,可选玉屏风散之类。⑶灌汗:谓大汗淋漓,如水灌不止。《索问•脉要精微论》云:“肺脉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肺脉软而散,属肺气虚弱。张介宾谓此为“肺虚不敛,汗出如水二实属气虚自汗。又《索问•脉要精微论》「'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故汗出而濡「则属阳虚自汗。气虚口汗者,口汗兼见少气、乏力、舌淡、脉虚。阳虚口汗者,则更兼恶寒、肢冷等症。灌汗,当属气虚

5、自汗或阳虚自汗之其者。因此,治疗灌汗须益气温阳,固表敛汗。方选生脉散合黄罠牡蛎散Z类;若见阳虚者,可再加附子,或用《石室秘录》Z收汗牛阳汤。《景岳全书•汗证》并云「因气虚而火未衰者,宜二阴煎、参归汤、人参建中汤Z类主Z。……若阳气俱虚者,宜参附汤、大建中汤之类主之。"2•寝汗证后世称为盗汗。戴思恭《证治要诀》释:“眠熟而汗出者曰盗汗,又名寝汗”,《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所谓肾病寝汗,兼有胫肿、喘咳、身重、憎风等证,此证当系肾气或肾阳虚衰、封藏不固所致。高世轼《素问直解》释为阴阳两虚

6、证,谓“生阳Z气,不周于身……寝则阳气归阴,阴虚故汗出。”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阳所致为寝汗”,是指阴寒损伤阳气之寝汗证。张介宾释:“寒水用事,故为寝汗”由是观Z,《内经》所论寝汗,主要在于肾气及肾阳虚衰。朱震亨《丹溪心法•汗证》曾说:“杂病盗汗,责其阳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载:“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即属阳虚寝汗证。治法须温肾固气以敛汗,《外台秘要》提出用二加龙骨牡蛎汤,《类证治裁》提出用黄茂汤。此外,李杲《东垣十书•汗证》说:“盗汗者,寐中而通身出汗如浴,觉来方止,是属阴虚。……宜

7、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李氏所说的阴虚盗汗证,多兼见心烦、入後潮热、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等阴虚之象,此与《内经》所指之阳虚寝汗有别,临证不可不辨。2•绝汗证后世又称脱汗,乃阴阳离决,阳气将脱,表现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Z状。《灵枢•经脉》云:“六阳气绝,则阴与阳分离,离则滕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经文明确指出,人体六阳经的经气竭绝,阴阳离决,便发牛•绝汗。据《难经•二十四难》所述,绝汗“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张介宾《类经》十八卷说:“汗木阴精,固于阳气,阳气绝则阴阳离决,而膜理不闭,脱汗乃出,其

8、死在顷刻间也。’‘临床所见绝汗,除了《灵枢•经脉》所述的亡阳危候Z外,尚有亡阴Z危候。亡阳绝汗,症见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神疲倦卧,脉微欲绝。治宜回阳固脱,亟宜大剂参附汤或参附龙骨牡蛎汤。亡阴绝汗,症见人汗淋漓,手足尚温,口渴而欲饮冷,脉细数或疾促无力。治宜固气敛阴,可用人剂生脉散。3•五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