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

ID:31079741

大小:14.54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1-06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考点范围考查角度题型与分值政治文明(2016·课标全国Ⅲ,41)近代列强侵略下中国的开埠通商非选择题,12分(2013·课标全国Ⅱ,29)清政府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选择题,4分(2013年·课标全国Ⅰ,40)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及启示非选择题,15分(2013·课标全国Ⅰ,29)晚清现代化的趋势(洋务运动)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非选择题,3分经济文明(2016·课标全国Ⅰ,29)洋务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选择题,4分(2015·课标全国Ⅰ,28)小农经

2、济顽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选择题,4分(2015·课标全国Ⅱ,28)洋务运动选择题,4分(2014·课标全国Ⅰ,28)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3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张謇)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洋务运动)非选择题,3分思想文明(2016·课标全国Ⅰ,28)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选择题,4分(2012·课标全国,41)评析近代“冲击—反应”模式(洋务思想)非选择题,3分[主干排查]一、政治上: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西方列强的侵略2.中国人民

3、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1)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2)《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3)《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二、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1)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日趋商品化。(2)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兴

4、起(1)概况: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三、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新思想”萌发(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等。(3

5、)实践: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4)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以王韬、郑观应等。四、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开始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2.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申报》等在中国出现。[特征归纳]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伴随着西方

6、侵略,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经济上: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近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兴起。4.社会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专题考向]主题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的侵华视角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考题1】(2013·课标全国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

7、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关键信息清政府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等地设立领事馆。__迁移知识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近代化。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精要点拨 列强侵华

8、的双重影响(1)消极影响: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①政治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