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ID:32653796

大小:8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_第1页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_第2页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_第3页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_第4页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广东高考历史二轮第7讲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时间:45分钟分值:10()分)—、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天津六校联考)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吋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吋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B.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C.口给口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D.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解析材料主题主要分析了晚清中国社会近代化在政治上的阻力。据题干

2、信息“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即君主专制制度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阻力,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故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2.(2015-福建莆田质检)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解析据题干材料,以英国为"蛮夷”,以中国为“天国神威”,可以看出其深受“天朝上国”观

3、念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3.(2015-河北邯郸质检)笫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彖,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这表明()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A.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可知,中国重视自身利益,故选C项。答案C1.(2015-东北三校联合模拟)英国人吟U利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屮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

4、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B.传播基替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解析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虽然引入了外来宗教,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其思想进行革命,故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故C项正确。答案C2.(2015-浙江六校联考)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百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

5、象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C.白然经济的不断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解析据题干“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信息,可知西方列强的商品输出,给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故选B项。C项是表现;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兴起,D项错误。答案B3.(2015-山东莱芜统考)下图是19世纪中期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示意图,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A.中国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B.中国已完成工业革命A.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B.农村比城市更能吸引人口解析从19世纪中期中国农村和城市人

6、口统计示意图可以看岀中国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体现了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故选A项。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不能看出中国已完成工业革命,也不能说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B、C项错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体现小农经济束缚了大量人口,D项错误。答案A1.(2015-山东临沂质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工具方面的西方化”主要是指()A.出版《海国图志》B.设立总理衙门C.开展洋务

7、运动D.实施戊戌变法解析从题干材料“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可知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工具方面的西方化”是指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故选C项。答案c2.(2015-甘肃兰州诊断)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滩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B.“屮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氏技以制夷”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解析据材料“东南大利,在水

8、而不在陆”和“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飓举,无足当之”可知建立海军,加强海防,故选A项。答案A3.(2015-北京顺义区测试)右图是1886年拍摄的清朝官员与西方国家外交官见面场景的照片,该照片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建立与西方国家平等外交关系B.联合镇压国内民众反抗的斗争C.开始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D.革新与外国官员相见的礼仪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