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研究略说

移情研究略说

ID:31187343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移情研究略说_第1页
移情研究略说_第2页
移情研究略说_第3页
移情研究略说_第4页
移情研究略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情研究略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情研究略说  摘要:移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存在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各个角落,弗洛伊德曾说移情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总和。移情类型多样,根据发生场所的不同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工作场所中的移情对于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了解移情的类型、作用、影响对于合理把握移情运用移情十分必要。  关键词:移情;作用;处理  一、移情的概念  对于移情的概念不同学科对于移情有着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心理学和美学对移情的定义,心理学中的移情概念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Freud认为移情是病人经过自由联想,将儿童早期所受到的挫折或创伤(真实的或幻想

2、的)及其带有的强烈的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治疗者即变成了患者爱或恨的对象,其强烈程度亦是早年情况的复制。  对于美学中的移情,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GottfriedVonHerder,1744-1803)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第一次提出移情作用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的论证是罗伯特o费舍尔(RobertVisher61847-1933),在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1873)中他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hlung,就是我们所说移情或移情作用。"移情说"是西

3、方近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的美学派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其先驱是德国美学家洛兹和费舍尔父子。随后移情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以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Lipps,1851-1941)为代表的移情说,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Titehener,1867-1927)对于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等。  国内学者根据已有的移情理论也对移情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由于认识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移情的涵义有着不同的界定方式。张凯,杨立强在《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对于既有的移情概念进行了综合,介绍了

4、三种主要的界定方式,一种是情绪性的界定,即认为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性反应,其核心是与他人产生相近或相一致的情绪状态;二是认知性的界定,侧重于移情的认知特征,强调个人直觉、角色扮演对他人情感的认知以及社会认知等因素在移情产生中的作用;三是整合式的界定,即认为移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两者互为基础和条件。  总体上来说,一致的看法认为移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即移情是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  二、移情的类型和表现  移情产生于人际关系的各个角落,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所中都经常发生移

5、情,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总和,移情源于早期生活中和父母、兄弟姐妹等重要他人的关系,因此移情的类型是多样的。6  心理咨询中通常把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阳性移情和阴性移情)、直接移情和间接移情。正移情即对咨询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成分,对咨询师十分顺从、依恋;负移情即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顶、抵抗、不配合等。直接移情即直截了当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体验,间接移情则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移情

6、的作用  心理学中对于移情作用的发现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1895年,弗洛伊德首次发现了移情,最初发现之时,移情被当做是妨碍分析师了解病人的一种阻碍,到后来弗洛伊德才逐渐发现了移情对于治疗的价值,并将其发展成为了精神分析的重要技术之一。在1910年,弗洛伊德发现了反移情,和刚开始发现移情一样,反移情也是被视为一种干扰治疗师理解病人的因素。而弗洛伊德并没有像发现移情的积极作用一样发现反移情的积极作用,而始终把发移情认为是一种干扰治疗的阻碍。在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中,移情对于治疗是有着双向作用的,分析师对于移情的适度把握并加以利用有助于探索病人潜意识的冲

7、突,进而增强治疗效果;而反移情则一直被认为是消极的和负面的,是对治疗的一种干扰,是分析师需要去克服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分析师应该进行自我分析,防止反移情的发生,而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反移情的作用有了重新的认识,反移情也被当做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治疗工具之一。6  在立普斯看来,通过移情,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反应。他认为"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个部分构成了认知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来理解"物",通过内部的知觉来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要理解他者的自我,"移情"就是必要的途径,从这个层面上说,他把移情也称作是"自我客观化

8、"。立普斯还把移情界定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情绪、情感表现出一种先天的、不由自主的同型反应。移情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